一个竖着羊角辫的小男孩牵着一位黑衣公子走近,小孩好奇地趴在木盒边仔细地观察着。
“父亲,这个是什么?好漂亮。”小孩笑得天真浪漫。
“木盒子。”,黑衣公子说。
“木盒子是什么?”,小孩又问。
“就是木头做的盒子。”诸葛知了抢着解释道。
“木头又是什么?”,小孩一脸势必要问到底的气势。
“木头……木头就是树啊。”,诸葛知了说道。
“树又是什么?”,小孩眼中的求知欲仿佛像水一样快要溢出来了。
“树是什么……”,诸葛知了喃喃道,这一连串的疑问让他有些懵。
“树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有着挺拔的身姿,美丽多样的树叶,它们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它们长在地里,随着季节而变化,终日沉默。”,黑衣公子替诸葛知了回答了小孩的问题。
“那……树也和这个盒子一样漂亮吗?”,小孩问。
“树很漂亮,比这个盒子还要漂亮。”,黑衣公子笑着摸了摸小孩的脑袋。
“父亲,你带我去看看树吧。”
“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树了,它们消失了。”,黑衣公子说。
“它们为什么会消失啊父亲。”,小孩惋惜问道。
“因为……”,黑衣公子犹豫了。
李苏呀俯身凑到木盒前,小声问道:“这两人中有你主人转世吗?”
“没有”,木盒低声回应。
“官人,你们在看什么呢?”温柔的嗓音在黑衣公子身后响起。
黑衣公子转身,温柔地将一名女子揽在怀里,女子面容娇丽,晚霞色衣裙和她很是相衬,她注意到地上的木盒子,她清澈的目光只看了一眼便再也无法挪开。
“母亲你快看这个树盒子。”,小孩激动说道。
“这个盒子真漂亮。”,女子将盒子捧在手上细细查看。
“你喜欢便买下来吧。”,黑衣男子轻声说。
诸葛知了假咳了两声,故作玄虚地说道:“先生女士,这个盒子是有灵性的,不是你想买我们就能卖的,一切要看盒子的意愿。”
黑衣男子冷笑一声说:“哦,有趣!那请问此盒的意愿是?”
李苏呀接过木盒,悄声问道:“是她吗?”
“是她!就是她!”
“此物是二位的了。”,李苏呀双手呈上说道。
“多少钱?”,黑衣男子问道。
“不要钱,这个盒子想要跟这位女士走,所以不要钱。”,诸葛知了说道。
黑衣男子眼神打量着两人,思索片刻后说了一句“谢谢”,便牵着小孩、挽着女子离开了。
“这一世竟然是位女子。”,李苏呀浅笑着说。
“我还以为很难找呢,没想到这么简单。”,诸葛知了得意地笑着。
“是哦,好像确实有点太简单了。”,诸葛知了一句话点醒了李苏呀。
诸葛知了苦笑道:“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回去啊,那盒子跟他们走了……”
李苏呀呆愣住了。
话音刚落,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从天空垂下,四周一瞬间暗淡下来,方才还人群熙攘的景象早已消失不见,光芒从幕布后方映射过来,隐约间能听到幕布对面有人在说话……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意配鸳鸯?”
两人听曲调十分熟悉,好奇之心倍增,诸葛知了缓缓将幕布掀开一条缝,令两人骇然的是,幕布对面站着的正是高中时期的李苏呀和诸葛知了,二人在学校元旦晚会的舞台上表演《梁祝》,台下是乌泱泱的师生,这一画面勾起了两人的诸多回忆。
那是他们第一次说话。
身材高挑样貌俊郎的诸葛知了早早地被选为了出演梁山伯的人选,只是祝英台的演员一直没有确认下来,班里的女生都比较害羞,而且还是演越剧,难度系数确实太大了些,一个搞不好就会成为整个学校的笑话,所以大家都不想上台表演。
文艺委员愁得焦头烂额,诸葛知了提议由男生扮祝英台,文艺委员起初不同意,诸葛知了说:“我们演的十八相送选段,祝英台本就是男儿妆,既然没有女生出演,让男生来也不违和”。
诸葛知了见自己的理由没怎么说动文艺委员,便又补了一句,“要是人选再确认不下来,学校那边也不好交代呀。”,最后文艺委员只得妥协,采纳了诸葛知了的提议。文艺委员又问了诸葛知了对演祝英台的人选有没有建议,诸葛知了毫不犹豫地指了指李苏呀,文艺委员觉得有些不妥,因为那时候的李苏呀沉默寡言,在班里的存在感不高。诸葛知了向文艺委员打包票说:“李苏呀一定能演得好,这事包我身上,我去跟他说。”,文艺委员见诸葛知了胜券在握的样子便全权交给他去办,正好自己也能省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