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安静,只有雨落在窗台上嘀嗒作响,无人应答。
我像风雨中弱小的树苗一样,无助的面对着这场暴雨。
阿婆倒是轻轻的笑了:“仙家,您来了啊……”说着她抬着手向空中伸去,“感谢您对弟子多年的照拂,生老病死,都是弟子的命数……”阿婆笑着,朝我望过来。“只是弟子这孙女儿年纪尚小,今后便托付给您了……让她代替我为您出马,帮助您修行,也多为人间做善事……老婆子我啊,也就放心了……”
屋内静悄悄的,阿婆抬着的手,终于无力的落下。
那一刻我感觉世界都崩塌了,我唯一能依靠的大树,倒了。
“婆婆!……”我哭得撕心裂肺,我再也没有亲人了,我又变成孤身一人了。
心脏似乎在裂开一样,疼的我昏了过去。
在我昏迷的时候,一粒晶莹剔透充满灵气的珠子,从阿婆的身体里浮了出来,从窗外飘去,消失了。
浑浑噩噩醒来,已经夜深了,我守着阿婆的遗体一夜未眠。
直到第二天天亮,我才去找了村长,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操办好了婆婆的身后事。虽然有些乡亲觉得我来路不明不太接受我,但是看在阿婆的面子上,也一直对我不错。
我给来帮忙的乡亲们一一鞠躬致谢,并对大家说:“婆婆走了,把家里仙堂留给了我,家里的仙家今后也由我来供奉。今后大家有需要帮忙的,就来家里找我吧。”
那一年我18岁,就这样成了一个出马弟子。
几天后,待我处理好所有事情再回到家里,在大堂里发现供奉着胡仙的案台上,多了一本册子。
蓝色的封面微微泛黄,看起来年代久远。翻开看看,里面写的都是一些口诀,还有一些出马记录,但是,这是谁把这本册子放在我家的呢?
阿婆在世的时候,并没有传授什么出马经验给我,我也没有跟着她去看过事。以前听阿婆说,出马弟子最重要的,还是与仙家之前的联系和默契。
可是我怎么才能和我们家的胡仙联系上?我挠了挠头,只感到毫无头绪,左翻右翻把书翻了一半都还没找到方法,我开始泄了气。
夜幕降临,我一个人在厨房煮了碗清水面条,就这样胡乱的吃了一餐。
一边吃,一边想起阿婆在的时候,每天给我做我喜欢吃的菜,笑眯眯的看着我,还不停的给我加菜,嘱咐我慢点儿吃。想到这,眼泪吧哒吧的掉进了碗里。
本来也没什么胃口,随便吃了两口我就抱着这本册子去房里躺着了。
拿个枕头塞在背后,靠在床头上,我打开册子开始认真看起来。
这本书除了一些口诀和出马记录,还写了供神的具体事宜,以及一些法事的举办方法等等。
其中还说了,这请神啊,就是请各路神仙显灵,帮兵则是堂口里的仙家。出马看事,一般就是唱帮兵决,请自己的仙家上身,控制弟马的身体来办事。
而仙家和弟马之间就是互助的关系。仙家通过和弟马看事,为修炼增加修为。弟马通过看事辅助仙家修行,得到仙家庇佑
看着看着,迷迷糊糊的,我进入了梦境,而朦胧之间,我似乎看到梦里有个倾长的身影,在远处背对着我……
第3章 入梦
梦里的光太柔和,柔和到视线都模糊不清,我一直往那道身影走去,却又怎么都靠不近。仿佛我走一步,那个身影退一步。
“谁在那里?”我干脆站在原地朝那边喊去。
那道倾长的身影这才慢慢转过身,顿了顿,缓缓向我走来。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越想看清这个人的样子,偏偏越看不清。
只是随着他向我走来的时候,带来了阵阵清冽的暗香,如兰般若有若无。
我闻着这熟悉的暗香,脑子里隐约觉得熟悉,猛的一惊,想起来这不是我们家供奉的胡仙胡月卿吗!每次他出现,虽然看不见他人在哪儿,但是这阵独有的幽香,是让人难以忘却的。
他离我五米左右的距离就停下了脚步,我隐约看见他留着一头泼墨似的长发,戴着一顶镶嵌宝石的银冠,冠上垂下几缕坠着璎珞的流苏,在肩头轻轻晃动。脸上肌肤白皙如玉,我努力去看清他的五官,眼睛却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水雾,怎么也看不清。唯独隐约看到他的下半脸似乎用一块面纱遮住了。一袭月白色长袍绣着银丝暗纹,袖子和衣摆随风翻动,衬托他出尘不染,不食烟火。
他站在柔光里,风华绝代,仿佛是将要羽化成仙。
此刻的感觉无法言喻,我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轻声的问:“仙……仙家?是……是您吗?”我紧张的揪着衣服,使劲儿眨眨眼,依旧看不清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