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96)

韩信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被称为“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的军神,被杀之时,也不过才三十五岁,可谓英年早逝。

如果他能活到现在,又何惧匈奴来犯?

吕雉默然不语。

韩信之死,是她一手所为,可在那时,她唯有协助刘邦安定后方,铲除这些异姓诸侯王,才能稳住政局,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更何况,那时在她看来,这些开国功臣都是割据一方的悍将,刘邦在时尚可臣服,若是换了刘盈登基继位,只怕根本无法驱策这些昔日征伐天下的悍将,甚至随时有可能重现诸侯并起谋反,逐鹿天下的情形。

而那时,以刘盈的性情能力,根本不足以镇服这些诸侯,也无没有可用之人能击败他们。

所以,她才会帮助刘邦,哪怕留下个心狠手辣的骂名,也要替刘盈先铲除这些隐藏的祸根。

只是那时杀得痛快,铲除得干净,到现在……需要用人之时,才发现是如何匮乏。

虽有遗憾,可她……仍不后悔。

以韩信的脾气,当时已经不服刘邦,就算活下来,也绝不会臣服于刘盈和她,这把刀越锋利,那么对她和刘盈的伤害就越大。

待窦漪房引着众臣和樊哙季布等人进入昭阳殿,吕雉也带着鲁元公主前去。

吕雉先让窦漪房将匈奴单于的羊皮书信给众臣传阅后,冷着脸说道:“匈奴单于目无纲常伦理,竟敢出言相辱,朕欲杀其使者,出击匈奴,众卿家意下如何?”

樊哙当即出列,愤愤不平地说道:“臣愿领兵十万,杀入匈奴,不取单于狗头,誓不收兵!”

众将也纷纷响应,附和请战。

中郎将季布却冷笑道:“舞阳侯莫非忘了,高祖当初率兵四十万,尚且有白登之围,靠陈相之计方能脱困。舞阳侯莫非自诩勇武远胜先帝,以区区十万之军,就能横扫匈奴?你吹牛也就罢了,连累这十万大好男儿随你送死,你该当何罪?”

樊哙气得面红耳赤,怒目圆睁地瞪着他:“主辱臣死,你能忍辱偷生给别人做奴仆,我大汉皇帝陛下岂能受那蛮夷单于如此羞辱?你胆小怕死不敢去,休要以为樊某与你同样贪生怕死!”

季布又道:“你这是阿谀逢迎,为讨好陛下,获取功名,不惜引起天下动荡。当初先帝都能忍一时之气,以和亲之计安抚匈奴,就是不希望百姓受苦,当初秦朝为征伐匈奴而穷兵黩武,修建长城,引起民愤最终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前车之鉴犹在,百姓休养生息尚未恢复元气,如何禁得起这般征伐?若引起民乱,樊哙你便是罪魁祸首!”

“你——”樊哙差点就想动手,却被身边的灌婴死死拉住,只能转身朝着吕雉行了一礼,委屈地说道:“末将一心卫国,绝无私心杂念,还望陛下明鉴!”

吕雉看着殿中众臣的表现,虽然一开始都群情激奋,对匈奴单于此举愤慨不已,可后来在听到季布所言后,许多文臣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先前附和樊哙的武将也有人悄然后退。

就连刚刚接任萧何为相的陈平,此刻也是一脸平静之色,看不出他是赞成还是反对,就连季布说他设计解了刘邦白登之围时,亦是纹风不动。

可吕雉知道,以陈平求稳的性格,绝不会赞同出击匈奴。

鲁元公主突然问道:“匈奴单于自言丧妻,不知其妻,可是当初和亲的公主?”

正在争执中的群臣为之一噎,竟无人能回答她的问题。

汉高祖七年,白登之围后,高祖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约定“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俱无暴逆。”(注1)

那是公元前200年,而如今是惠帝三年后的女帝元年,公元前192年,时隔仅八年。

仅仅八年,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宗室贵女便香消玉殒,甚至没有任何留下子嗣的消息。

刘敬当初构想的什么以公主和亲,生下子嗣在匈奴为王,便可“兵可无战以渐臣也”的梦想,完全是他的一厢情愿。

他完全不了解匈奴的部落风俗,更不了解匈奴人对妻女的“继承制”,会对和亲的公主有怎样的冲击和压力。

他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大汉送去和亲的公主,就能得到匈奴单于的“厚爱”,生下来的儿子当然能成为继承人,匈奴的君王都成了大汉皇帝的外孙,又如何会与大汉敌对作战?

他根本没考虑过,作为部落联盟制的匈奴王庭,是以实力为王,甚至父亲死了儿子都能继承父亲的妻妾,他们眼里根本没有中原人所谓的“孝顺”之道,别说一个大汉公主出身的阏氏本身就很难留下子嗣,就算有,在这种环境下能成为匈奴王的,也绝对不会还保留什么对大汉的孺慕和敬仰之心。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