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74)

刘肥自己修渠,都得想了又想,因为开国之初刘邦要求休养生息,减少徭役赋税,就是因为前秦后期完全是因为大量的工程消耗民力物力,严重影响到百姓的生产生活,最后那些民夫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才怪。

刘邦立国之初,再三强调减少扰民,也的确坚持了……十几年。

而且他将各地豪强世家都搬到到了长安,为打造一个繁荣昌盛的都城也算是做了不小的贡献。

儿时总是被自家老爹吐槽不如大哥勤劳能干,被骂做没出息、以后不知道会不会饿死的刘邦,在登基为帝后还特地给老爹炫耀:“现在你看谁更有出息?大哥当初就比我多十几亩地,我现在可是坐拥整个天下的男人!”

刘太公能怎么办,除了夸他,当然少不了让他也带携一下兄弟们。

终于得到老爹“认可”的刘邦,或许还有一点点当初跟项羽“烹父分羹”的歉疚,答应了老爹的要求。

前脚才削除异姓诸侯王,后脚就大肆分封刘氏诸侯王,名义上的郡国并行,实际上朝廷掌握的地区还远不如诸侯王。

在这个生产力和运输能力都十分低下的时代,政令出京就走样,更不用说还要从诸侯王那过一道手,大汉天子们给百姓减了又减的田赋,都便宜了诸侯王和豪强地主没。

可普通百姓要交的人口税和徭役却一点儿都没少,甚至还因为多一层管理,又多了一重负担。

他们不光要完成朝廷定时定量的徭役,还得完成诸侯加征的徭役和赋税,故而随着时间推移,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连人头税都交不起的时候,可不是连孩子都不敢生了吗?

刘肥当初想修渠,还想着是自力更生,现在去跟太后“聊聊”,万一太后以为自己是想卖惨打秋风,找借口回齐国,一个不放心,赐他一杯毒酒,连坐下家里那群小崽子,岂不是出口成灾,全家都要无了?

哪怕太后现在对他再“慈祥”,他还是忘不了当初淮阴侯是怎么死的,还有三弟……哦戚氏如意,那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千万惹不得!

刘盈对他的怂样无可奈何,“算了,你不敢说,那我替你去说。修渠又不是什么坏事,怕什么?”

刘肥只能呵呵傻笑。

修渠当然不是坏事,可问题就怕惹起太后疑心,以为他明修齐渠,暗里不知要干什么“大事”,加上那天幕预言他的四个儿子要谋逆作乱,让他怎能不怕?

小心无大错,不作不会死。

不过,当刘肥帮着刘盈收完这块地,清点着今天的收获,对那沉甸甸的土豆满怀希望,盘算着如果自己种土豆,以后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各种土豆饼土豆泥烤土豆炸土豆……就忽然接到个小宦官前来传召,说太后有请,顿时吓了一跳。

他赶紧去冲洗了一下,换上正式的亲王礼服前去觐见太后。

太后虽然没有对他提过什么要求,但他并没有像如意那样仗着刘盈保护就跟人同出同进同寝同食,自以为是得到保护,实际上是在找死。

他只是在刘盈宫中备了两套衣服,一套干农活用,一套礼服专门用于觐见太后或者参加宴会。

虽说他读书不多,学识浅薄,可从小到大的经历,已经让他对这位嫡母的敬畏刻在了骨子里,绝不敢穿的随随便便去见人。

这次吕雉是在天禄阁召见刘肥的。

一进去,看到她身后一排排的书架上,摆着满满当当的新书,不再是以往的竹简,而是用最新的元纸抄写,一眼望不到头,刘肥就觉得眼晕了一下,赶紧跪下行礼。

“儿臣参见母后,母后万安。”

吕雉并未叫他起身,而是低头看着案上摊开的书卷,念道:“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渎不遂于隘,鄣水不安其藏,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注2)”

刘肥一脸懵,完全不解其意,呆呆地看着她。

吕雉抬眼对上他呆滞的学渣专用表情,轻哼了一声,道:“这是齐国当年的相国管子所著的《立政》一文内容……”

“立正?”刘肥犹豫了一下,站起来,艰难地站直身子,“儿臣这就站直了……”

吕雉看着他笨拙的动作,忍俊不住,笑道:“你个憨货,哀家说的是管仲写的文章,哪里是叫你站直了!”

“哦……”刘肥一听,赶紧又跪下,“儿臣错了。”

“罢了罢了,你起来吧!”吕雉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既然想重修齐渠,怎么连管子的书都没读过?”

刘肥抹了把汗,惭愧地说道:“儿臣大字都认不得几个,哪里会读书。修渠之事,还是因为今年开春大旱,可一入夏就洪涝,百姓种的地都被淹了,儿臣就想着,若是能修条水渠,引走洪水,以后或许就能避免这些灾祸……”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