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敖白白送了个赵姬给他享用还替他生了个儿子刘长,结果只保住了自家性命,门臣家将尽数被诛灭三族。
没了封地,鲁元公主跟着他回到长安,对这个夫君的失望一日多过一日,可更紧要的是面临父皇易储之心,不仅是母后忧心忡忡,她也一样跟着担惊受怕。
就为了个封地,父皇都能不顾翁婿之情,将张敖折腾成那样,上升到整个天下……鲁元公主不敢想象,若是当真易储,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废后?那他们母子母女还能活得下去吗?
戚姬绝不是那种宽容大度之人。
如今,做出那般可怜模样,不过成王败寇罢了。
一旦落败的是吕雉母子,那母后的下场,绝不会比今日的戚姬好到哪里去。
可惜那个蠢弟弟,被父皇训得都忘了自己的根本所在,居然还想护着刘如意。
鲁元公主想到此处,忍不住问道:“母后,既然皇弟今日不再陪着如意,那儿臣想……”
“不,你不想。”吕雉摇摇头,一边看着张嫣玩耍,一边淡定地说道:“你若无事,便去跟萧丞相曹丞相和周御史做事,不要去管其他的人和事。”
鲁元公主有些郁悴地说道:“可就这么看着他哄骗皇弟,占着皇弟的便宜,儿臣不甘心……”
“他也一样不甘心。”吕后淡淡地笑了笑,“以前同为皇子,他得你父皇宠爱,自以为与太子一般无二,可如今君臣名分已定,要他恪守君臣礼节,兄友弟恭,一天两天可以忍,时间长了,就他那脾气,能忍得住?”
“先前不是让你好生学习老子的道德经,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注2)”
“好好做你的事,其他的事,无需你费心。”
好吧,鲁元公主只好放下看热闹凑热闹的心思,老老实实地按照吕雉的要求,去跟着萧何曹参周昌做事。
这几位老臣其实一开始还不愿鲁元公主前来掺和,修订律法,商议赋税税率之事,区区一介女流,能懂什么。
连那些饱读经文诗书经历两朝的老人都为了秦律汉律之事争执不休,每次朝议都要吵得沸沸扬扬,以前还有刘邦压得住老臣,后来刘邦驾崩,萧何老病,曹参是出了名的和稀泥,周昌又是个结巴,朝议时就吵得更热闹了,就连当今皇帝刘盈都无法压得住场面,说服群臣。
可就是他们谁都没看好的鲁元公主,却在旁听了两次之后,就草拟了一份律法文书,在当初刘邦萧何拟定的汉九律基础上,细化补充,足足有数百条内容,包含了绝大部分朝臣讨论的议题重点,条例明晰,刑罚得当,令人一看便觉耳目一清,顿时对她刮目相看。
鲁元公主一边回答着众臣的问题,一边在心里暗暗感谢熬了几个大夜刷直播视频的自己。
是的,她也得到了陈曦给予的直播VIP特权,可以点播她所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只需以本朝特有的产物支付便可。
就是陈曦要的特有产物比较特别,有些甚至是鲁元公主听都未曾听说过的。
比如这《盘点古代律法优劣》的视频,就得用一种书帛来换取。
在大汉建立之前,书写以竹简为主,绢帛为辅,因为帛书的成本过高,又容易损坏,除了特殊用途之外,一般书籍都是以竹简形式存在。
只是竹简所能书写的内容有限,又较为笨重,翻看多了同样容易散乱损坏,无论是读书“韦编三绝”的孔子,还是每日批阅奏折八百斤的秦始皇,都有着非同常人的体力和耐力。
最早的帛书是一种叫赫蹏的小幅绢帛所书写而成。
赫蹏其实算是丝绵的副产品。古时蚕娘以上等蚕茧抽丝织成的是丝绸,而剩下的残次品则用漂絮法制成丝绵,漂絮后残留在篾席上的残絮积累成片,剥离后就成小幅绢帛,可这种绢帛无法用以制衣,便有人用此书写,虽不及竹简廉价,但比之上等丝帛还是便宜许多。
陈曦告诉鲁元公主,这是古代造纸术的源头和雏形,只是真正能够物美价廉方便实用的纸,还要等一百年后的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蔡侯纸”。
若是她能够在这个时代获取到赫蹏,改进造纸术,就能获得包年大礼包,无限观看她所需要的点播视频。
陈曦原本以为这件事肯定很难。
却没想到,鲁元公主直接找了吕雉求助,吕雉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就拿出了自己珍藏的赫蹏帛书。
陈曦当场就惊了。
赫蹏也好,丝帛也好,那都是生物制成品,远没有竹简龟甲石板耐储存,哪怕后世挖出来的秦始皇陵墓和西汉皇陵王陵里有丝绸制品,大多数也是见光死,千辛万苦保留下来的一点记录,也很难确定当时的帛书发展和使用范围,所以存世的极少,比上古青铜器还要罕见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