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114)

他颠来倒去的,一会儿怕窦长君是碍于权势被迫答应,一会儿又怕他误会了阿姐,想要替阿姐解释,说些好话。

毕竟在鲁元公主刚宣布“休夫”之时,还引起了朝中不小的反对之声,甚至还有人上书弹劾,请女帝“管教”鲁元公主,让她收回“休书”,以免有损皇室声誉。

在这个连“和离”都很少有的时代,鲁元公主做出“休夫”之举,着实惊世骇俗,连刘盈都吓了一跳,跑去问她。

鲁元公主却只是不以为意地说道:“这是我的家务事,张敖后宅中姬妾成群,还能有多余的进献给父皇,可我的宫中,却不想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人。”

“儿子留给他,已经算我对张家网开一面,女儿随我姓与我入宫,以后与张家再无干系。她不需要依仗父族,也省得以后被他们拖累。”

刘盈恍然大悟,张嫣在改名吕嫣后,白天在太学书院读书,放学后就在御书房跟着吕雉和窦漪房学习和做功课,显然母亲和阿姐都在特意培养她,无论她以后会不会跟阿姐一样继承皇位,都会比张家站得更高,那么当初敢亏待公主的张家,非但不能成为她的助力,还会成为她的负累。

所以阿姐果断“休夫”,宁可放弃那个被张老夫人一手带大的儿子,也要断了张家的念想。

可对外人来说,就只看到鲁元公主在得势之后,就抛夫弃子,而不知道当初她身为公主,在张家亦是受尽了委屈,甚至都无法自保,更无法护住自己的女儿。

刘盈就是怕窦长君也有此想法,才想要解释,可事关阿姐的私事,他又不便说得太多,结果就是这万般纠结,几乎连自己的舌头都差点咬着。

窦长君却笑了笑,温和地说道:“我明白,一妹曾与我写信说过。”

他还是第一次在信中,看到妹妹居然会那样崇拜一个人。

那时的窦漪房还没去长安赴考,还在代国纠结着是留下还是离开。

若是留在代国,她几乎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就是在代王宫中,和其他姬妾争夺宠爱,求着能在得到宠幸后生下儿子,若有一日,也能像薄姬一样母凭子贵,将来便可帮着兄长和幼弟离开老家的束缚,替兄长寻访名医治病。

她比代王刘恒大了三岁多,可经历过太多的变故和磨难,要成熟得多,早就知道自己将面对的是什么。

原本她已经打算认命,用尽心力将代王照顾得无微不至,连薄姬都对她高看一眼,已经默认她是代王未来的女人之一。

可突然有一日,她发现代王刘恒看她的眼神变了。

哪怕刘恒原本就性格沉稳老成,不似同龄的孩子那般幼稚调皮,可他在大病一场后,忽然变得更加冷静深沉,总是用一种古古怪怪的眼神看着她,不再似以往那般亲近和依赖她,反倒有种审视和考量的意味,看得她不寒而栗。

总觉得,这个比她还小几岁的代王,好像突然变成了个大人一般。

她并不知刘恒大病之中得到了原本历史上中的记忆,十岁孩童的脑海中突然多了几十年的记忆,还是与她夫妻几十年的记忆,自然看她的眼神会不一样。

可她还是个堪堪到及笄之龄的少女,若是按照代国的规定,十五岁不嫁,就要交四倍的人头税,可她身为代王的大宫女,若无薄姬许可放她出宫,她就只能做代王的姬妾。

她在信中告诉兄长,说她帮着代王整理文书时,看到朝廷送来的邸报,正是用鲁元公主命人制造的“元纸”印制。

从高祖立国之初,各诸侯国便在京师长安设有邸馆,以接收和传送朝廷政令,及时将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的消息抄送到各诸侯国,最早用帛书抄录时,都叫“邸抄”,都是由邸馆的人自行抄录。

从鲁元公主开办造纸坊和印书坊以后,就由朝廷所设的印书局专门负责统一雕版印制邸报,比他们自行抄录的更加完整准确,也成为朝廷传达政令的手段之一。

窦漪房正是从邸报中得知,如今的长安,不仅开办了太学书院,广收天下学士,还每年举行大考选才,无论贫富贵贱,只要能通过考核的,不分男女,皆可入朝为官。

窦漪房一下子就心动了。

她写信给兄长,表达自己对女帝和鲁元公主敬仰崇拜之情,亦暗示了自己想回长安赴考之心,若是能成功,她就不必再苦熬若干年,等着刘恒长大成人后,再争取宠幸生下儿子,靠儿子上位再来帮助兄弟。

窦长君给她回信,让她不必挂念他和弟弟,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便可。

窦漪房受到兄长的鼓励,终于去向薄姬求情,请她开恩准许自己去长安赴考。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