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错过改变历史的女人们[历史直播](104)

结果就被吕雉拉壮丁成了太学书院的院长。

其实也不能算强拉壮丁,张良从看到元纸的制造术,到雕版印刷,就已经见猎心喜,自己还亲自上手雕刻了一版《太公兵法》,要不是体力不支,他甚至想连和韩信一起整理的一百八十二家兵书都雕版刻印出来。

尤其是韩信亲自著作的三篇兵法书稿。

这也是吕雉亲口向他提出的嘱托。她虽不能让韩信死而复生,却可以借由保留他的著作,请张良代为传授,将他的兵法战术思想传承下去,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线上,韩信亲笔所著的兵法三篇,早已遗失,后世之人只能从他的辉煌战绩中去想象他的军事才华,却无法亲眼看到他的著作。

这一次,有吕雉亲自下旨,张良执笔为韩信兵法做序,刻印留存在太学书院中,供所有有心于此的学子借读,再也不会让他遗失在混乱之中。

这种事,张良自然无法拒绝,甚至乐在其中。

当初他和韩信将一百多家兵书整理归纳总结,形成三十五部兵法集注,还整编修订了军中律法,在韩信死后,这些都留在他那里,直到如今,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想到,刘盈会拿一份征讨匈奴的战略方案来向他讨教。

刘盈和鲁元公主管那洋洋洒洒上万字的兵法策论叫战略方案,张良虽不知他们从哪里学来的新名词,但也知道十有**跟那天幕脱不了干系。

所以他也没客气,直接了当地问道:“这就是那个卫青和霍去病征讨匈奴的战术分析和总结?”

刘盈有点汗颜地点了点头,坦白地说道:“里面大部分观点是后世之人根据当时的记载所做的分析,我看过他们所画的地图和对当时双方兵力的分析,应该很接近当时的情况了。”

他可不敢在张良面前撒谎,这种事一戳就穿,张良教过他多年,对他有多少斤两一清二楚,他没那个本事做出这种程度的战术方案,那么隐瞒和欺骗只会失去张良的指教。

张良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翻看着刘盈记录下的战术分析和总结。

这里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战术分析,并不是一个人的手笔,更像是许多人从多方面做出的分析,细致到路线图和军需供给,时间点,对战人数、武器、装备……他虽然不知道这些后世之人是如何能够跨越千年时间,从那些记载中找到如此细碎而繁杂的细节记录,却被他们的缜密和狂热所震撼。

是的,狂热。

那字里行间,仿佛亲眼看到少年骠骑孤军深入大漠,破王庭斩敌寇,杀得敌人闻风丧胆,使匈奴人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从卫青奇袭龙城开始,七战七胜,自此大汉与匈奴之战终于反败为胜,十年间,他以战养战,收复河朔、河套之地,筑城设郡,迁徙内地十万百姓至此安居,修复了秦朝时期蒙恬所修筑的工事和长城,不但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了进击匈奴的前沿基地。

张良虽然没有跟着刘邦参加那次对匈奴之战,却也曾事后分析复盘,研究过战败的原因。

归根结底,匈奴以骑兵为主,一旦他们集中兵力,突然发起进攻,就算刘邦所率的四十万大军也只能困守白登山,他们占据的是机动优势,来去如风,让汉军很难抓住反击的机会。

但同样匈奴也不擅长攻城,才会包围白登山七日七夜后,最终谈和放刘邦离开,因为冒顿也很清楚,硬攻之下,他们的损失也绝不下于汉军,而作为一个多部落联盟的首领,一旦手下实力受损,随时都有可能被取而代之。

而卫青能够取得对匈奴反击战的胜利,从而扭转战局,也是因为他同样采取了机动作战的方式,避开匈奴大军的正面作战,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绕到了匈奴后方,掠夺其牲口,烧毁草场和营地,使这些部落失去过冬粮草,冻饿而死不计其数,失去了来年再犯的战斗力。

故而当卫青收复河套地区,筑城防御后,匈奴人就很难再突破防线取得以往的战绩,反而屡屡被卫青和霍去病带领机动骑兵,深入敌后,集中优势兵力实行部落“斩首”战术,使平时分散各部的匈奴部族失去首领后战斗力大幅度下降,难以组织起大规模反击。

如此有功有守,破坏草原游牧经济,斩除部落首领,卫霍二人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大汉双璧,以其辉煌的战绩彪炳史册,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战神。

张良仔仔细细地从头到尾看了三遍,视线最终落在其中一句并不算起眼的标注上:“一汉当五胡”。

上一篇:烈风吻星光下一篇:今夜入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