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雪松看向杨子俊:“根据乔岩给出的范围,在系统内排查一下,三到四年前桃源县失踪的男性,看有没有符合条件的。如果没有就扩大一下范围,在全市甚至全省境内都筛一遍。”
根据她和秦声对现场的分析,死者有一半的可能是自己跟着凶手上了山,他住在桃源县的可能性不低,如果不是,那他就是来桃花谷旅游的游客,那排查的范围太大,不好筛选。
这时,常慕举了下手,补充道:“队长,我想起一件事。近年来大型野外景区为了降低游客在景区内出意外的概率,特意安排了进出入都要刷脸或验票,以此来判断每一名游客是否平安离开景区。所以,如果死者是和凶手一起上山的游客,那他只进不出的话会被景区注意到的,我们可以先找景区确认一下三四年前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戚雪松眼神一亮,对常慕的建议表示肯定:“不错,小慕这个发现很有用。子俊,按照小慕说的联系公园方面,请他们配合一下。”
好在只是三四年前的事,科技发展到现在,三四年前景区游客的出入记录应该还能找到。
第一次的案情分析会比较短,目前尸源的确认还处在初步阶段,侦查方向有限,重头都压在了技侦这边,分析会也就不再占用时间。
开完会,乔岩又回了解剖室研究那些骨头,打磨骨磨片来判断死因。
而戚雪松则跟着秦声回了实验室,等待那些检验的结果。
最先出炉的结果是安雨负责的土壤成分检测,安雨看着打印出来的报告,秀眉轻轻皱起。
秦声察觉到她的神色,问:“怎么了小雨?”
安雨忙把报告交给秦声:“秦老师,这土有问题,里面检测出了大量的强酸性。”
戚雪松闻言凑到秦声身边看了眼,报告中确实显示检材土壤的PH值远低于正常水平,证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强酸。
秦声稍稍沉吟,问:“这是什么部位的土壤?”
安雨道:“死者上半身躯干附近。”
“把所有提取到的土壤全部检测一遍,然后再看结果。”
“好的。”
检测埋尸地的土壤是为了看死者生前有无中毒迹象,毕竟尸体内脏已经腐烂,无法检查内脏,但内脏腐烂后融入尸身下的土壤中,通过对土壤成分检测能够判断出一些结果。
现在死者上半身躯干部位下的土壤测出了强酸性,暂时不知道代表什么。
秦声看着报告想了想,她们现在还需要更多检测结果,才能给出综合判断的结论。
时间慢慢过去,土壤的检测陆续出了结果,每一份报告上都显示土壤有强酸性……
秦声眉头越皱越紧,下意识看了眼另一台还在工作的机器。
乔岩提取的尸骨上附着的腐败残留物质,秦声现在有种预感,恐怕那上面也会检测 出强酸性。
结果果然和秦声的猜测吻合,她拿着所有的报告翻看,最后抬眼看向戚雪松,在对方眼神中看出了同样的凝重。
“也就是说,死者的尸体大概率经过了强酸腐蚀,而且几乎是全身大面积的腐蚀。”秦声扬了扬手中的报告,得出结论。
戚雪松眉尖轻蹙,补充道:“凶手用强酸处理过尸体,加速了尸体的腐败,所以我们的初步死亡时间判断有问题,死者死亡的时间恐怕远远不够三到四年……”
死亡时间的判断突然成了一件更难的事,乔岩给出的范围本身就已经存在不确定性,现在多了强酸的干扰,变数就更多了。
秦声皱着眉看报告,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不对劲的地方暂时想不到,秦声沉声说:“尸源的排查更加困难,从社会面失踪人口的方向切入恐怕不会有收获,我觉得最后还是需要用‘颅相复原’技术了。”
戚雪松嗯了声,叹气道:“这个案子前期的压力全都在乔岩身上了。”
乔岩那边还在磨骨头,他得抓紧时间排查出死亡原因,这一天他连顿饭都来不及吃。
结果骨头还没磨好,戚雪松就告诉他死亡时间的判断估计有问题。
听说土壤和尸体的软组织残留上都检测出了强酸后,乔岩整个傻眼了,这一下根据白骨化进程推断的死亡时间就不能用了。
“通过失踪人口来排查尸源的办法估计行不通,试试‘颅相复原’吧。”戚雪松看了看他手里还在磨的骨碎片,道:“我和秦老师来帮你磨骨头,你做‘颅相复原’。”
乔岩思考片刻,觉得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便点头应了下来。
参考《现场勘察》马丽霞主编.
《法医现场学》万立华主编.
《法医学》李生斌主编.
不是小爱豆,小爱豆后面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