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信鸿松口气,笑起来:“就这个啊?哈哈哈哈,好事啊!”
他看向景新雨:“安江一中的老师就是不一样哈,看看。”
又看回女儿:“老师严格是对你好哪!汐汐加油冲,熬过去上了大学就解放了。有个词怎么说的?对,全力以赴!”
这话唐景汐从小到大不知听了多少次呢。
她没给爸爸面子,幽幽地说道:“上小学你说考上安江一中就好了,初中又说考上火箭班就好了,现在又说考上大学就好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她看着爸爸,撅起嘴:“根据以前的经验,我感觉,大学也不好过呢。”
唐信鸿尴尬地打着哈哈。
突然感觉女儿长大了呢,不好糊弄了。
唐景汐晚上在自己的房间里,翻了翻崭新的教材,今天下午刚领的。
还有新书特有的油墨气味,和棱角分明的书角。
暑假过得太开心,什么都很慢。
日出很慢,爬楼下楼很慢,日落很慢。
就像她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安市沿街贩卖的没有高级的花样百出的冰淇淋,而是几毛一根的冰棍,包着一层薄薄油膜纸。
她跟爸妈去了上海,从安市沿街的人力三轮车,突然见到车水马龙的不适应。
唐景汐轻轻叹气,坐到了电脑前。
鼠标在小爱的头像上犹豫了下,移动到宋青岚的Q|Q头像上,点开。
【指尖仍微凉:今天张老师的话让我压力好大哦[流泪]】
【指尖仍微凉:我忽然感觉,好像从五年级六年级想考安江一中开始,到上了初中,一直像被上了发条,停不下来,必须一直往前走】
【指尖仍微凉:爸爸说,高中全力以赴,熬过去上了大学就好了】
【指尖仍微凉:我感觉他在骗我,大学肯定又有别的辛苦在等着我了,好辛苦啊,人生真的就是这么辛苦的吗】
【指尖仍微凉:全力以赴,什么时候是尽头呢????】
那一长串问号,道尽了唐景汐此时内心的迷茫。
也是她长大至今,最为迷茫的时刻。
她没有打电话,打电话也许就说不了这么多话。
有些话,变成文字,比声音更容易说出口。
过了许久,宋青岚的头像才跳动起来。
【岚:大学是不是辛苦,我也不知道。】
【岚:但从我到安市起的每一天,我都是全力以赴的。】
作者有话说:
第184章
唐景汐如愿考上安江一中的火箭班,但不如预期的高兴。
高中的作业更多,各种小考也更多。
老师一个比一个更严格。
以分数筛选出来的火箭班,和初中部不分快慢班的班级氛围也完全不同。
十三班下课跑步去厕所的同学多了,中午和傍晚最后一节课下课不去食堂先在教室里做题,和曾经的宋青岚一样晚点去食堂的越来越多了。
课间同学聊天的话题,从初中的各种百无禁忌,从国家大事军事政治到娱乐圈八卦再到邻居花园里种了什么菜,而现在的同学聊天……
“倒数第二道幂函数你做出来了吗?”
“不难啊。”
“靠,又装逼,快说快说怎么做的?”
唐景汐只想着,如果能和宋青岚一起去北京就很好。
可是高一开学的摸底考试,全班五十个同学,她排四十一。
北京除了清华北大,还有哪些学校,她一无所知。
爸妈只提过清华北大,去北京玩的时候也只参观过清华北大,老师也不会在高一就开始提国内各种有名的大学。
她能考得上北京的大学吗?
不要说全省每年几十万高考的学生,哪怕在这高一十三班,她也算不上优秀。
老师讲课速度更快,刚开学不到一个月,除了语文,其他的科目都推进了过半的进度。
很多次上课的时候,往往是这样的——
张敏站在台上,捏着一张做过的作业卷子。
“选择题第五题,要讲吗,过不过?要听的举手。”
“过——”
班级里齐声的“过”,唐景汐放在课桌上犹豫地刚翘起一只手指头,便不再往上举。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她就感觉自己仿佛又成了一只地上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转动的小陀螺。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过”,像一记响亮长鞭,抽得她这只可怜的小陀螺更加晕头转向。
有一次,她和闵淇淇吃饭时,犹犹豫豫、忸忸怩怩提起这个事。
闵淇淇放下筷子,瞪大眼睛:“你也是这样吗!我也是呜呜呜!别人不举手我都不敢问,感觉自己举手好像在说我是全班唯一的白痴一样,呜呜呜。”
“原来你也是吗!”
唐景汐瞬间相见恨晚,不愧是从幼儿园时期惺惺相惜的全世界最好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