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农夫与小娇娘(6)

作者:红烧季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赶在止血草生出花苞之前,刘雷雨把所有的成株都挖了出来,带出了灵田。

一出灵田时她便觉得有些胸闷,腿脚也酸软无力,像是往常劳累一天那种程度。

不过这种程度的劳累,缓和起来倒也容易,她吃了一碗母亲煮的热乎乎的野菜糊糊,还啃了一块在火上烤软了的兔肉,又歇了一个时辰,就觉得缓过来了。

灵田的事情,刘雷雨上一世就没瞒着母亲,不过重活这一回,刘雷雨再对母亲讲述情况时,就隐瞒了自己种灵田会虚弱这回事。

反正她要种灵田,需得爬上山巅,这来来回回的山路本不好走,自己身子一向底子又不好,累了也是正常的。

母亲乍一听到灵田这种事,第一反应就是妖魔鬼神之说,脸色都吓白了一半。

她亲自带着那块灵玉,按照刘雷雨说的步骤,去了山巅。

可到了地方,她却什么也看不着。

刘雷雨当着她的面进进出出了灵田好几回,甚至从灵田里带出了几捧泥。

那泥土湿润肥沃,是最上好的黑色,闻起来有一种泥土特有的腥气。

除此之外,全无特别。

这边母亲还在惊恐怀疑,本能的不准刘雷雨过多接触灵玉,可刘雷雨这一回却是不肯听的。

她第二日又种了一回止血草,第三日又种了一回,从灵田里移出来的止血草成株全都栽在虎窝外头的空地上,攒成了一小片止血草田。

母亲不爱唠叨,她见劝不动刘雷雨,便不多说什么。刘雷雨上山下山,她便陪着;刘雷雨回虎窝种止血草田,她便帮着一块开垦荒地。

母亲在山里住惯了,山中能吃的野菜野果她都认识,编地笼挖陷阱捕捉野兔山鼠等也都在行。

这三天里白天母亲陪着刘雷雨折腾止血草,晚上母女二人就煮上一锅野菜糊糊,配着捕来的野物吃。

不知到底是灵田的消耗,还是白日里劳作辛苦,刘雷雨总觉得自己饭量大了不少。

山中食物寻来不易,母亲一直都是按量煮食,一陶罐的野菜糊糊,从前刘雷雨只能吃上小半罐,可如今她能把一整罐全喝完,还觉得不够。

而野兔肉野鼠肉,从前她多吃几口,腹中就如同吃进了石头,要梗着痛上好几天;可现在,她恨不得连骨头都一并嚼碎了吃下去。

这情形母亲也都看在眼里,她一直关切询问刘雷雨身体的情况。

可刘雷雨腿也不疼头也不痛,白天累一些,晚上一觉到天明,醒来只觉得筋骨舒畅,浑身是劲。

就这么过了三天,刘雷雨眼看着止血草攒了不少了,便打算下山一趟。

阿瑶的爷爷陈济民,平时就经常从村民手中收些药草,卖到他做事的医馆中,得几个银钱。

刘雷雨种的这些止血草,原本就是打算也卖给陈爷爷的。

母亲正好也想让刘雷雨去找陈济民看看。

别看陈济民在陈家医馆只是个杂工,可他在这双峰村,哪怕是周边的几个村寨,一直是被尊称一声陈大夫的。

毕竟村民穷苦,有个头疼脑热的哪里就舍得去县城里敲陈家医馆的大门啊。

那里头一剂最便宜的止血散还要八十文呢。

陈济民在医馆里偷学了这么多年,制药没学到,但各种草药的药性药理基本还是能说上一两句的。

当年刘雷雨病得不行了,母亲杨氏不方便带她去县里医馆,都是求的陈济民给刘雷雨熬的药。

陈济民独身一人生活在双峰村,他家老婆子早年因病去了。

老陈膝下只有一个独子陈达,儿媳也走得早,只留下一个小孙女儿阿瑶。

陈达后娶的老婆是县城里头开豆腐坊的,女方家境还算殷实,陈达对外说是娶妻,实则是招赘去了女方家里。

这种情况,陈达的独生女儿倒不好跟着父亲去后母家生活了,因此小女娃就一直留在双峰村,跟爷爷陈济民一块过活。

从前陈济民来给刘雷雨看病,阿瑶就是爷爷的小尾巴。

小时候的刘雷雨病恹恹独自一人躺在破屋里,母亲忙碌生计,生活就像是她每日里喝下去的那一碗又一碗的汤药一样,苦的咽不下去。

唯有阿瑶,她总是笑着的,脸颊上的小梨涡,漂亮的让刘雷雨只敢趁没人注意时偷偷摸摸看。

她蹦蹦跳跳的跟着自家阿爷来,又欢欢喜喜的跟着阿爷走,有时她也会学着她爷爷的模样跟杨氏说话,声音又甜又脆:“雷雨哥哥有没有好一点了?”

刘雷雨当然要快点好起来呀。

老陈收了刘雷雨的止血草,他并没看出来这止血草有任何的不一样,也没检查出来刘雷雨身子有任何的不妥。

不过他对自己的“医术”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劝杨氏,不放心的话还是要带刘雷雨去县城里医馆看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