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农夫与小娇娘(192)

作者:红烧季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京城跟黑瓮城可不一样,那是个富贵奢华至极的地方。

那里没有夜晚,街上整夜整夜都点着桐油灯,把夜空也映照的像白天一样。

京城里最富贵的那个人爱花,所以满京的达官贵人们,也都以赏花为兴趣。

杨氏告诉刘雷雨,京城的冬天,比黑瓮城冷得多,雪厚的能淹没到小腿,河面的冰冻得用锤子都砸不开,马儿拉着车可以从冰面上奔跑。

她住的花坊就建在城外,那里建了两层楼那么高的暖房,暖房向阳的一面没有砖头砌的墙,而是用打磨到透光的价值连城的水晶做成的大窗户,阳光能穿过窗户照到暖房屋子里,人站在屋外,不用进去就能透过那些窗户看见暖房里的花。

外头是滴水成冰的冬日,但花坊的暖房里日夜烧着地龙,通宵点着油灯,里头一年四季温暖如春。

暖房正月里就能种出开得比脸盘子还大的金菊,什么牡丹芍药茉莉花更是应有尽有。

刘雷雨听的一愣一愣的,能透光的水晶窗户,她从来都没见过。

“那后来呢?”

她紧着追问。

杨氏摸摸她的头:“后来那花坊的主人太能花钱,把家底全败光了!那样烧钱的暖房抵债成了别人的,他自己也饿死了!”

这故事转折的速度实在太快,以至于刘雷雨压根没反应过来。

好一会儿,她才恍然大悟,母亲给她讲这个故事,是不是在敲打她,让她不要乱花钱啊!

“娘,你放心吧,我肯定不会建什么暖房的!”

刘雷雨讪讪的吐吐舌头:“我只在灵田里种花就好。”

“嗯,你说要种花期长?长春花,日日红,月季花,这些都不错啊。”

杨氏不再吓唬刘雷雨了,她一连说了好几种花的名字,都是些常见的普通品种花朵,处处可见,好处是花期确实长,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都能开。

刘雷雨全都开开心心的记下来,等着去黑瓮城找找看能不能买到花种。

母女两人又说些别的闲话,一路往黑瓮城里赶车。

只是,刘雷雨一直没在意,母亲自从说起那暖房的故事之后,眉眼之间就一直有一抹忧色,化解不去。

到了城里,买聘礼并没有花去太多时间,刘雷雨和母亲按着她列好的礼单,一样样采买下来,很快就装满了一整辆马车。

倒是买花种时遇到了大难题。

花种这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换钱,根本没人卖。

刘雷雨和母亲跑遍了整个西集也一无所获,倒是刘雷雨买到了不少药材种子,连人参种子都买到了一小把。

因为母亲跟瓦匠约好了下午还要去查看房子的实际情况,所以两人也不能耽误,匆匆忙忙又打道回府。

等回了静山的庄子上,修院墙的事情母亲亲自去跟瓦匠交涉,刘雷雨则独自上了山。

她买下静山之后,还没有好好在整座静山上转过。

静山不高,哪怕与旁边的双峰山比起来,也只能算是个“小土包”。

山势也相对平缓,刘雷雨骑着马,轻轻松松就上了山顶。

从山顶往下俯瞰,绿树成荫葱葱郁郁,而她家院子藏在绿林深处,灰墙黑瓦,也不起眼。

刘雷雨留心观察了一下山中的草木,双峰山里常见的止血草什么的,静山上也随处可见。

一圈看下来,她心中便有了计划。

山顶她打算种些林下参,这回在西集上买到的一小包人参种子,她先撒进了灵田里育苗。

灵田里的五昼夜,相当于外头五年,到时候刘雷雨再把这些五年的人参苗移栽到静山上去,让它们自然缓慢的生长。

而山腰处则可以开出药田来,种些常见药材。

山脚下地势平坦些的地方,则留着种些粮食;只是刘雷雨家里人不多,没有这么多人手,自家恐怕种不过来。

她巡完了山,回到庄子里时,竟然正好遇到吴成来了,正在门房外头跟牛桂花说话。

毕竟牛桂花是跟着吴成出来的,吴成听说杨氏买下了牛桂花,便自觉肩负起了责任,得看顾着牛桂花,看她到底是不是忠厚老实的人。

不过牛桂花人倒还本分,杨氏给她安排了住处,她便安安分分的守在屋子里带孩子,除非洗衣做饭,否则连门都不出。

那刘香月一开始不老实,总想来刺探刺探她的情况,她也不跟刘香月计较,自家关起门来过日子,刘香月碰了几次冷门板,自然也就不来了。

刘雷雨从马车上搬了米粮下来,牛桂花也没等刘雷雨吩咐,自己主动过来扛着米袋子送去了厨房。

吴成见刘雷雨得了空,便过来跟她说话:“刘兄,往后是要住到这边来吗?”

刘雷雨跟吴成站在一起时,足足比吴成矮一个头,身形更是单薄瘦弱,整个人还比不上吴成一条臂膀有力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