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反抗过,有用吗?
刘里正狠起来,连灶上的锅吃饭的碗都能上门来端走。
当天傍晚的时候,刘书贤就收到了刘里正送来县学的三十两银子。
有了钱,第二步就是要买文章了。
刘书贤算了算,三十两银子,二十两要给名师随礼,余下还得打点登记礼单的夫子,又要还他欠的高利贷,实在是不富裕。
所以他原本揣了二两银子,想找孙明远买几篇文章,临到跟孙明远碰面之前,他突然又改了主意。
只见刘书贤拿了文章,却不肯交钱,孙明远急了。
“你急什么,上次你卖给我的几篇文章,我请夫子看了,都说水平大不如前,下降的厉害,你这是拿了瞎写的文章来糊弄我!”
孙明远气的脸红脖子粗:“怎么可能,那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心血!”
“你说了不算,从今天起我先拿了你的文章,等到夫子看过之后点了头,我才能给你钱!”
“你欺人太甚!”
孙明远倒是想硬气些,干脆不卖文章给刘书贤,可他也想要钱给名师随礼,不卖又不行的,只能咬牙吃了这个哑巴亏,转头走了。
刘书贤一看孙明远竟然如此好打发,正在得意的时候,王文又找上了门来。
“刘兄,你让我去双峰村放的话,我已经办妥了!”
刘书贤真是心花怒放,这一天真是事事顺心,尽是好消息了。
“王兄,多谢你了,下面的事情还按照咱们的计划行事!”
按照计划,刘书贤打算让风声在双峰村再多传几天,晾着陈瑶,逼到她走投无路。
等到那时,他刘书贤再回村去,亲自登了陈瑶家门,负荆请罪去。
他只需要推说自己一直在县学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家中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竟然毫不知情。
而刘里正背着他说的那些话,他是万万没想到,也绝对不认同的。
他愿意替父受过,在全村人面前解释清楚,还阿瑶一个清白。
只是,阿瑶是好姑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刘书贤是真心求娶阿瑶,愿能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想来到了那时候,阿瑶一定会被他的真心打动,心甘情愿嫁给他了。
第69章
等刘雷雨急匆匆的从静山庄子赶回双峰村时, 天色已近黄昏。
阿爷还没有醒,大夫一直坐在阿爷床头前, 为阿爷施针。
细长的银针插进阿爷的脑袋里, 大夫轻轻转动某个穴位上的银针时, 阿爷会轻轻动动手指什么的,其他并没有别的动静。
阿瑶红肿着眼睛, 满脸心疼的看着。
杨氏见刘雷雨回来了,便轻声喊她过来:“你在这里陪着大夫, 我去烧些热水, 再煮点东西来吃。”
这一天的时间,阿瑶只顾着阿爷的情况,自己水米未进。
杨氏看在眼里, 知道阿瑶这样不行, 再熬下去,恐怕不等阿爷好起来,阿瑶就得先倒下去了。
更何况大夫也帮着忙活了大半天,总得招呼人家用些吃食。
刘雷雨一听, 赶紧答应下来。
杨氏进到阿瑶家厨房一看,因为还在正月里,阿瑶家里吃食备的也不少,但都是清淡的素食为主。
想来阿瑶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孩子与阿爷,吃食上头她肯定是以照顾阿爷为主,日常都吃些好克化的东西。
杨氏看的心疼,她自己养着刘雷雨这个大胃王, 顿顿大鱼大肉的往刘雷雨肚子里塞,也不见孩子多长些肉。
阿瑶同样是长身体的年纪,哪里就能这样苛待自己了!
杨氏立即转身回了自家一趟。
刘雷雨家里,因为阿芳坐月子,又要奶娃,所以李婶儿每天要准备好几餐月子餐。
杨氏回来的时候,李婶儿刚做好了一碗鸡汤蒸蛋,正准备给阿芳端过去。
这熬鸡汤的鸡,是李婶儿自己家里拿过来的。
她人勤快,虽然腿脚不便地里的活计做不好,但她在家里养了好几十只鸡鸭鹅,夏天的时候每天能捡一篮子鸡蛋,除了给自家小孙孙吃,余下还能换钱贴补家用。
眼下是冬天,鸡都不生蛋了,李婶儿也没有小气,一天一只把老母鸡全都杀了,熬鸡汤煮鸡粥烧鸡肉,她和阿芳两人只吃一小半,余下都端给杨氏和刘雷雨吃。
她是个老实人,最记得别人的好。
刘雷雨家跟她家,原本是非亲非故,虽然是同村,但交集从前几乎没有。
可她们家里房子塌了,刘雷雨留她和阿芳带着孩子在刘家借住,也不肯收一分钱房钱,已经是天大的情分。
在吃食上头,李婶儿便尽心尽力想回报刘雷雨家。
她连柴米油盐都是从自家拿过来的,每天换着花样给做菜,哪怕菜肴本身朴素,也争取做的口味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