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这些藤条全都平铺在地上种就行了,把端口用土埋住,其它的不用埋,很快就能发根。”
马家财认真的听完,点点头,从车上拿了一包用大张树叶包裹的东西,交给简青青,不好意思的说道:“这是我们自家做的糍粑,给您尝一尝。”
简青青接过,还没打开就已经闻到的艾叶的清香,她惊喜道谢:“多谢马叔!”
马家财腼腆的挠挠头,此时藤条已经全部被装车了,他挥了挥手,笑着道:“那我们先走了,回头见!”
“注意安全!”
……
大福村要种高产粮的事情到底还是传了出去,一时间众说纷纭。
“假的吧?怎么可能有高产粮?”
“也就说说是高产粮,具体是多高也没有人知道呢,万一和咱们种的稻谷一样多,只是换个名号叫高产粮,那还不如种稻谷,种个还不知道什么东西的出来,万一种不成不就亏了吗,喝西北风去啊!”
“不过我听大福村的人说这个庄稼是县令大人让种的,县令大人总不至于骗他们吧,他又不是以前那个贪官。”
“说得也是,我有个亲戚他在简家村也有亲戚,我听说还真有这件事,据说产量非常高,比我们种的稻谷小麦多不少,不过具体是多少种的是啥他也没说,听说简家村人现在神神秘秘的,不让外人进去,他那里的人也不经常出来。”
“这难道还真是真的?不过要是真有那什么高产粮的话县令大人为何只让简家村的人种啊?”
……
这件事也只是在百姓口中私下传话,无论他们怎么猜测,都没得到过证实。
第261章 宣布高产粮的事情
偶尔有简家村的人经过,看见有人在议论这件事都忍不住上前听一耳。
他们心中藏着这个秘密,每当听到有人质疑时,还要忍住说出真相,憋得脸都红了,但又有一种激动感,恨不得赶紧到作物成熟的那天,真相大白时,看到眼前这些质疑的人惊讶的表情,一定很爽。
怀着这个想法,他们仰着头,昂首阔步的走了,路过的人都用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随后摇摇头。
因为去年简青青将番茄推广之后,今年,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番茄。
而且他们做的番茄的吃法有很多,简直让简青青叹为观止。
除了传统吃法外,还有人将番茄和米饭放进去一起蒸,或是将番茄的芯挖出来,放肉进去蒸,反正各种各样的。
简青青适时推出番茄酱,把番茄酱涂抹在面包上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些人买不上面包,便用馒头代替,反正番茄多的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而且也不难做,涂上番茄酱之后,比干吃馒头好吃多了。
番茄长得快,结果多,这也成为了许多百姓喜欢种的作物。
夏天到来,红薯土豆玉米全都成熟了,简家村的人这几个月以来过得可谓是提心吊胆,生怕作物长不好,结不出粮食来。
看着它们一天比一天大,心情也是激动无比,玉米长出来还能看得见,可红薯和土豆长在地底下,是完全看不见的东西,他们又怕下面没长有东西,天天想着挖出来看看。
到最近一个月,他们能一天去问上简青青十遍作物什么时候才成熟,简青青简直是怕了他们了,又不能不理人,只能一遍一遍的去回答,嘴都说秃噜皮了。
如今终于等到成熟了,可把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天,石丰县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县百姓全都沸腾了。
明知砚让各村村长全都集合到县衙里面,他有大事要宣布。
各村村长都异常忐忑的来到了县衙,因为这还是第一次被县令大人叫去,所以他们都早早去到了,天还没亮,几乎所有人全都集结到了县衙大门外。
“你说,大人叫我们来干啥呀?”
“该不会是征兵役吧?”
“应该不是,以往征兵役都是官差下去通知。”
“那到底是啥事啊?那么多年来还从未有过县令叫我们来县衙的事情。”
“以前那个县令他长啥样我们都还不知道咧,现在这个就不一样了,经常下乡去看我们种东西,都去过我们村两次了,一开始小老儿我害怕得很,没想到明大人好说话得很,也不摆架子,还下过地呢!看着冰冷冷的,没想到人却那么好!”
“所以明大人叫我们来应该不会是坏事吧?万一他有啥好消息要告诉咱呢,毕竟他来这一年多我们确实好过了不少。”
……
这些村长们猜来猜去,都没猜出个结果来。
简家村的村长骄傲的现在一旁,微仰着头,如果我有尾巴的话他尾巴都要翘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