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停了手,但被太监们控制住的二皇子还在胡乱地挥手踢脚,好一阵闹腾。
皇后看得脑壳疼,他们的父皇还没入棺呢,这些“孝子”们就这般不安份。
“够了!给我安静些!你们是想让皇上死不瞑目吗!”
二皇子讪讪地停了下来。
皇后满意了,看了看那两份“遗诏”,说道:“依我看这两份遗诏定都是假的,皇上不会做这种事,他若想立储早就顺了诸位大臣的意,又岂会一边拒绝立储一边又留下所谓的传位遗诏。”
这话说的太特么有道理了。
大皇子与四皇子纷纷气结,这皇后自己没儿子,为何要来拆他的台!
可他处心积虑做的准备不能就如此白费了。
最后还是四皇子先沉不住气,说道:“母后,凡事无绝对,我们还是先看看遗诏吧。”
叮!
大皇子脑中一激灵,恐怕另一份“遗诏”上写的名字不是老二,而是老四!
四皇子边说边随手打开了一份“遗诏”,他故意拿了第一份,也就是大皇子那份。
毕竟他若亲手打开写着他名字的那份“遗诏”,岂不是显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做事还是得迂回些才是。
打开“遗诏”后,只见上面洋洋洒洒了写了不下千字。
第376章 看皇子们如何斗
四皇子拿起“遗诏”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大皇子肖景禛。”
读到此处,四皇子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后头的那些内容他实在不想读。
心中暗骂大皇子忒不要脸,“遗诏”的前半部分写的好歹还是帝王立身之本,但后面他忿于读出口的部分,却是用浓墨重彩书写了大皇子的人品才学。
啊呸!
老大那个庸碌无能之人能有何才学!
至于人品……
呵呵,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老大的品行如何。
几位肱骨大臣见四皇子不读了,暗骂这小子是在吊人胃口呢,哪有诏书读一半的道理。
几人凑上前拿起“遗诏”自己去看,只见后半部分写着:
“大皇子肖景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几位大臣对视了一眼,心道这大皇子好不要脸,居然把自己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想来应该是之前当街那啥奔之事,给大皇子造成了极深的心理阴影,这才会在“遗诏”中为自己扬美名。
可正是这种行为,反而让这一道“遗诏”落了下乘。
皇帝此人是何德性,在场的众位大臣心里皆有数,皇帝只会夸自己,让他夸他人,怎么可能!
就算这道“遗诏”书写的笔迹与皇帝的笔迹一般无二,且盖着玉玺,也能一读便知是假的。
几位大臣对了下眼色,放下手中这份“遗诏”。
既然看已经看了一份,他们自然不能厚此薄彼,第二份也是要读一读的,便拿起了另一道“遗诏”。
呃......
这一看,只能说两份遗诏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被传位之人换成了四皇子,其他内容大差不差,“遗诏”上对四皇子的溢美之词让人看了牙酸。
众人明了,自是因为四皇子想摘掉头上那顶出虚恭皇子的名号。
两道“遗诏”读完,众人面面相觑,那种明知这东西是假,却找不出证据证明的感觉可真是憋屈。
几位大臣仍一言不发,这种能载入史册的丑事,他们可不敢沾边,还是先看这几位皇子会如何斗吧。
哎,说起来皇帝留下的这几个成年皇子,没一个能让他们满意的。
大皇子庸碌且失德;二皇子原本是几位皇子中最优秀的,可惜瘸了腿;三皇子自认聪明实则蠢;四皇子眼高手低且失仪;五皇子恃才傲物听不进劝;六皇子他们不熟;七皇子小心眼。
不过,朝中有他们这几位肱骨之臣撑着,皇帝优不优秀影响并不大。
以刚刚逝去的皇帝为例,这些年皇帝已经不大管事儿了,凡事都是他们这些大臣操的心。
不管最后是哪位皇子胜出,有他们在,大庆朝也不会完。
几位大臣决定先悠哉地看戏,他们齐唰唰地看向正捧着“遗诏”一脸兴奋的四皇子。
四皇子的脸上,不可置信与惊喜并存,兴奋地喊道:“父!父皇!父皇这是传位给我了吗?!”
大皇子:!!!!特娘的老四这小子戏可真多!他刚才怎么没想到要演这一出……
气!居然被老四给抢了先,他若再做同样的反应便落了下乘。
大皇子看向四皇子的表情里,既有鄙夷又隐含着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