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答得好,这套跟了老夫三十年的金针便送予你。”
丫丫双眼亮晶晶地看向金针,问道:“这针真是金子做哒吗?”
“当然!”
丫丫兴致瞬间高涨,她没学过针灸,这套金针对她而言并无用处,但她有眼光,知道金子值钱。
这些金针虽细,但架不住数量多啊,粗粗一看最起码有二十几根。她若能把这些金针赢回家,便能助哥哥一臂之力,让哥哥早日在京城买下店铺。
“那好!您出题吧!”
卢太医想了想说道:“若有一人脉弦细数,腹大有水,青筋暴露,面色晦涩,唇紫,口干咽干,心烦失眠,牙龈出血,时有鼻出血,尿短,舌红,苔少无津,此为何症?该如何用药?”
认真听完卢太医的描述后,丫丫秒答:“此为肝肾阴虚症,药方以滋养肝肾、化气利水为主。具体用药,可以取茯苓两钱、泽泻半钱、熟地三钱、……”
卢太医听得入神,治肝肾阴虚症的传世名方不少,可丫丫开的药方并不是其中任何一种,但若是仔细探究,丫丫开的这一张方子并不比那些传世名方差,甚至效果更好。
“好!”琢磨出这张药方的精妙之处后,卢太医不禁高喝出声,兴致又更浓了些,冲到书桌旁提笔把这张药方记下。
这张方子值得拿回去反复推敲琢磨。
写好药方后,卢太医又连续问了好几个病症。
丫丫都能很快想出适合的方子,其中用药之妙让卢太医叹为观止,心服口服,一一记下药方。
卢太医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天赋异禀,这小丫头当得上小神医这一称呼,而他确实没资格当小神医的师父。
也不知这小神医的娘是何等惊艳绝尘之人,才能教出小神医这般天才。
而一旁看热闹的世子夫人与石兰、绿枝等丫鬟虽听不懂这些方子,却也从卢太医的表情中看出丫丫的表现绝对精彩,便时不时为丫丫喝彩。
一时间,老夫人的房里热闹非常。
老夫人则装出对此事半分都不感兴趣的模样。但了解老夫人的人都知道,她能纵容卢太医与丫丫在她的房中比斗,那便说明她也爱看这热闹。
第172章 赚到第一笔诊金
卢太医连着问了好几个病例,丫丫都一一对答如流。
她的回答每每都能引起卢太医的深思,这小丫头用药剑走偏锋,细琢起来却往往比约定俗成的方子要好上许多。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丫丫开的方子充分发挥了各味药材间的相畏相杀之效,最大限度地祛除了药材中的毒性。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在丫丫开的药方中并不适用。
卢太医求知若渴,不停地抛出病症求解。
可丫丫却不乐意了,答着答着嘴巴就嘟了起来,她都答了好几道题了,为何卢太医还不把金针送给她,难道是想耍赖?!
不行!那可是金子!可不能让卢太医耍了赖。
“卢爷爷,我都答了这么多方子,您也喊了那么多声好,我应该算是通过了吧?”
卢太医乐呵呵地说道:“小神医于医药一道真是见解独到,当然通过了!”
丫丫小手一伸,笑嘻嘻地说道:“既然通过了,那是不是应该把金针给我了?”
卢太医失笑,把包着金针的鹿皮软包递给丫丫。
“你这小丫头,还怕老夫赖你一套金针吗?给,这套金针以后就是你的了,这可是跟了老夫四十多年的金针,你可得好好爱护。”
丫丫接过鹿皮软包,摸了摸了金灿灿的金针,抓着卢太医话里的漏洞说道:“您刚刚不是说这套金针您用了三十多年吗?怎的一眨眼就多了十年变成了四十多年,我们刚刚一聊就聊了十年?聊得这么久了吗?”
卢太医一噎,“小孩子家家的,看破不说破懂不懂。”
不过,经丫丫一提醒,卢太医倒也回了神,这里是肃宁伯府,还是肃宁伯夫人的屋子,而不是在太医院,他拉着这小丫头聊了这么久确实有失礼数。
更何况肃宁伯夫人还病着呢,在病人的房间里喧哗,实在是有失医者风范。
既然这小丫头已经为肃宁伯夫人开了药,他们也是时候离开了。
只不过,还是有些意犹未尽呐,要不,离开后再去这小丫头家里拜访拜访?
也不知这小丫头的阿娘是何等医术高超之人,竟能教出小丫头这等天纵之才。
卢太医越看丫丫越是喜欢,不禁感叹,“可惜啊可惜。可惜这么好的苗子却不是我卢家子弟,可惜啊。”
世子夫人笑道:“卢太医,您别可惜了,云瑶这丫头可是我们白家的人!”
老夫人则傲娇地哼哼了两声,也不知是哼卢太医,还是哼世子夫人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