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每届都扩大官员编制也来不及把每个萝卜都塞进坑中。
候补轮缺是家常便饭。
所以举人虽说也有当官的资格,可实操中却极为少见。
这也导致凡是中了举的举人除非是实在年迈者,每逢会试必是会来试一试,说不定就成了进士,而当了进士后总是能当官的,差别只在于排多久的队等候而已。
此次进京白致清便是做了长久候缺的打算,虽说村长声称白家主支肃宁伯府是京中权贵或有人脉可帮忙一二,可白致清向来相信靠人不如靠已。
当然拜访主家自是要去的,面子工程不可少,但里子还得靠自己挣。
这次入京或得住个一年半载,拖家带口便不方便长期住在客栈,得寻个宅子住着才舒服。
不过,白致清并没打算买房,而是想租房住。
来之前,他跟人脉发达消息灵通的林掌柜打听过了,京城居大不易,偏僻的小小二进院都贵得很,得三千多两银子。
虽说家里靠着卖棉布又赚了些银子,凑一凑也能买得起一个小院子,但他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买房上。
京城花销大,钱花光了,日子还过不过了。
就算纺织工坊与林掌柜达成了合作,每个月都会进项,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以白墨凛的说法,如今家中银钱不多,这些银子更应该用于扩大再生产,以钱生钱才是正理,买了房便是固定资产。
只有社会发展蒸蒸日上,房产才有保值增值的投资属性,否则只是一个容身之所而已。
京城的房子倒不难租,此地为大庆朝的政治兼文化经济中心,是整个大庆朝最繁华的城市,人多房子也多。
京城中人,有人无房只能租住,而有些人房子多到住不过来,便拿来出租。
人来了又去,房子却屹立不倒。
赵松没想到牙行手上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院子,但这样也好,选择多,他才能为老爷选出更合适的院子。
在老爷身边呆久了,有老爷整日言传身教,他如今也学了不少本事,虽说他找的这个牙行自诩是京城本地人,牛气哄哄,他也不悚。
一座院子一座院子都打听仔细了,选出几个比较合适的,待老爷亲自去看过便能定下。
待赵松打听完消息回到客栈也不过刚才辰时。
第152章 逛布店
吃完早饭又玩了一会儿后,丫丫便跟着家人一道去看房子了。
连着看了好几处院子,最后选中了一处有着大院子的两进宅子。这处院子所处位置属京城较外围,就这一个月租金也要二十两银子。
院中有一棵需要丫丫双手合抱才能抱得过来的枣树,枝冠繁茂,只不过树枝上才刚刚冒出绿芽,看着有些秃。
但丫丫喜欢这棵树,因为只要爬到树上就能看到院子外面的风景。
她趁着阿爹阿娘进屋看房时,悄悄爬到树上去看过。
这处院子远离闹市,是纯居民区,住的都是市井人家,她家租的宅子在这个巷子里算是大的。
院外的小巷中不少孩童在玩耍,他们玩的游戏跟白家村的孩子玩的不一样。
村里的孩子整日上山下地,捉虫逗狗,可城里的孩子会玩看着很好玩的跳房子,还有跳花绳。
丫丫也想玩,不过她今天更想去逛街,好好逛一逛大大的京城。
选定了院子,收拾院子的活交给仆人后,一家四口只身去逛街。
此时正值饭点,一家人去东市上最大的酒楼八喜楼,吃了一顿让丫丫直呼美味的午餐,菜好吃到差点让父女俩把自己舌头都吞下去。
从八喜楼离开后,丫丫拍着鼓鼓的小肚子念叨着:“阿爹,咱下次带李姨来吃叭,让李姨学会这些菜,以后便能在家天天吃了~”
“好~”,女儿的想法与白致清不谋而合。
虽说时至今日白致清仍会抽空练习厨艺,偶尔下厨“惊艳”自家娘子的胃,可他也承认他在厨艺一道的天赋上远不及李娘子。
就如今日这一顿饭,他的舌头只吃得出好吃,可那李娘子却神奇地很,能吃出各种佐料,还能吃出菜肴的烹饪步骤。
总之神奇地很。
“嘻嘻~”丫丫开心不已。
丫丫如今养得好,一副粉雕玉琢的小模样可爱得很,一路嬉笑声不断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浅笑。
一路逛着,待看到一家布庄时,一直不多话的白墨凛开口道:“我们去布店逛逛。”
他此次进京主要是为了解市场行情,一是了解市场的喜好,二是看看自家的布在京城到底销得如何。
若是行情不错,他打算在京城开家布店,专卖自家的布料。
以前只卖棉花时不需要自己建立完整的销售链,只要卖给中间商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