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东方升起鱼肚白,不影响视觉之后,白致清便开始于草稿纸上落笔行文。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白致清的字体已然今非昔比,虽说仍算不上漂亮,却也能入眼了。
白致清落笔如有神,笔耕不辍,等他打完草稿,时间也不过才过去了半个时辰。
待他把文章全部誊抄到正式答卷上,也不过才巳初而已。此时其他考生有的还在苦苦思索,有的才开始于草稿纸上涂写,而白致清却答完了全部的考题。
科举考场严进宽出,考生若答完试题可以选择提前交卷。
但是这条规定却很少人能用到。
一般而言,若有人提前离场,也大都是因为无法承受考试压力导致生病而离场。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考试时间非常紧张,文章写完改,改完又再写,一来二去就得花上大把时间,罕少有人能提前交卷。
白致清的号舍紧临着茅房,既然已经答完了题,他可没兴趣继续坐在此处发呆吸废气,便提前交了卷。
收卷之人见白致清如此快就交了卷,以为他是放弃了本次考试。可当他看到白致清交上来的卷子之后,便知自己是看走眼了。
细读白致清的文章,虽说文笔一般,所作文章也远算不上惊才绝艳,可言简意骇行文流畅,字里行间透出的内容紧绕主旨。
白致清所作文章按县试的水准而言算得上是篇好文章。
收卷人不由感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两篇好文及一首尚可的诗,可见白致清的功底不一般,再一想到他一人抵得上两个考生相加的年龄,收卷人便有些了然了,这是占了年纪大看的文章多的便宜,说不得这白致清在哪儿看过同题文章给记下了,所以才能答得如此之快。
第106章 县试发案
从考场离开后,白致清径直回了客栈。
此时除了丫丫,母子二人都已醒了,见白致清早归颇为讶异。
刘施语嘴上虽没表示过关心,可平日里也在默默关注科举考试。
据她所了解科考并不容易,考生们都是日落时考场关门才离开,像白致清这般早早便离了考场绝非常见。
基于这段时间对白致清的了解,刘施语相信他绝不可能交了白卷,定是做完了题才出来的,这才更觉讶异。
白致清眼底笑意加深,对着自家娘子说道:“今日的考题实在太简单了,我答完题后实在无聊地紧,便交了卷出来了。”
说完又补了一句,“其他考生现在说不得还没开始誊抄答卷呢。”
刘施语好笑地看了白致清一眼,“好意思跟些孩子比。”
白致清被说得一噎,他真没跟一群孩子比的意思,只是想在娘子面前求表扬,谁知说着说着就上头了……
丫丫听到动静也醒了,见到阿爹回来了,以为自己已经睡了好久好久了呢,一摸自己的小肚子好像真听到了咕咕叫的声音:丫丫一定是睡太久,错过了午饭,饿了。
丫丫朝着阿爹笑嘻嘻地说道:“阿爹你回来啦~有没有金榜题名呀?”
白致清失笑,金榜题名这词一定又是丫丫听同窗们聊天学的,学了个一知半解乱用呢。
“考试结果还得过几天才能出来。阿爹这次考的只是县试,等以后考中了进士那才叫金榜题名。”
“哦~”,丫丫点着小脑袋,原来考中进士才叫金榜题名,也不知道进士是个什么官,听着好厉害地说。
白致清上前拎过床旁的小棉袄帮丫丫穿上,边说道:“穿好衣服,阿爹带丫丫去吃好吃的!”
“好耶~去吃好吃哒~丫丫想吃红烧肘子~”
自从元宵节吃了一次饕餮酒楼的红烧肘子,丫丫便一直心心念念着。
白致清突然产生出丫丫今天进城的主要目的未必是来送考,而是来吃红烧肘子的错觉……
一家人上饕餮酒楼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后,便回了白家村。
……
三日后,县试第一场考试发案,即张榜公示考试结果。
白致清独自一人前往县城看榜。
因从家中出发得晚,等他到达时,早已张榜发案。
榜前围着不少人,白致清见族学中的学子也,十四人皆面露喜色,便知他们都过了第一场考试。
白致清走至榜前,只见榜单排列很是新奇。
排名采用圆式,即第一名的考号写于纸张最中央,字号比其他名次大上一号,名次由高到低按逆时针方向由内往外写。
为防止考官与考生互通作弊,阅卷时考卷上考生的姓名栏都糊着,只等县试五场考试全部结束才揭开。故而前四场发案时公布的只是考号而不是姓名。
参加本届县试者有数百名,第一场通过率高,榜单之上考号写得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