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寒贵(296)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到底,还是因为公子的营生才刚刚开始,他就有些轻视了。

想起自己的初衷,他不由得汗颜。

“之前王掌柜托我向公子禀明一声,说是时常觉得身子乏累,想来是身子骨不康健,因此他想休养一段时日,您看?”

周管事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一眼苏轶昭,却见苏轶昭满脸的惊讶。

“原来王掌柜还有暗疾?那确实不应太过劳作,这些事儿你自己处理吧!不过万酥阁,还是得暂选个临时掌柜。”

苏轶昭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三鸟,就看周管事有没有领会她的意思了。

“是!”周管事愈发小心起来,也不说拿了差事,而是另外找人暂代。

这是让二人相争,公子好渔翁得利啊!

周管事出了院子,一阵寒风吹来,将他冻得打了个哆嗦。

他这才惊觉,原来后背已经湿了。

他摇头苦笑,公子年纪小,可城府却是极深。

今日被敲打一番,也是他咎由自取,还算是给他留了面子情了。

将公子给自己的红封打开,他大吃一惊,居然是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看着并未封口的另一个红封,周管事没有丝毫犹豫地打开,银票上写的是五十两。

既然让自己带红封,又不封口,那就是故意给自己看的了。

周管事又因苏轶昭对自己的信任和看重,感到愧疚起来。

他爬上马车,连声道让车夫立刻赶往万酥阁。

腊月二十九是小年夜,年三十才是团圆夜,团圆夜要吃团圆饭,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

只是苏家直系姻亲较多,年三十得待在各自家中团圆,因此年二十九提前摆了五桌宴席,为的是宴请嫁出去的姑奶奶。

当然,离得远的,自然也聚不到一起。

苏老太爷看着儿孙满堂的花厅,在这喜庆的时刻,平日不苟言笑的脸上也不禁布满了笑意。

“今日是小年夜,外嫁的姑奶奶和姑爷相继回府团圆,咱们苏氏今儿勉强算是齐全了。”

老太爷说着就看了与他同坐主桌的孙女婿姜连枝一眼,不禁点了点头。

而后他的目光又落在了老二身上,神情却是微微一怔。

苏轶昭的目光也随之落在了主桌其中一男子的身上,此人身着褚色团花锦缎圆领长袍,面容白皙,不过有些沧桑,但眼神很是清亮。

此刻他短短的山羊胡须微微一颤,似乎在嘀咕着什么。

此人,就是苏轶昭穿来苏家两年多,在两日前才第一次见面的那位神秘二老爷,苏文敬。

苏轶昭穿来的第一年,在家宴上,就听得主桌谈论,说是苏文敬在年底任满到期,不知是否会有调动。

只可惜,两年前,苏文敬留任了昌北府文山县知县,听说上峰给的评级是中。

苏轶昭来了两年多了,对于官场上的事儿自然了解过不少。

那一年文山县闹了蝗灾,百姓们食不果腹,都逃难去了临近的州府。

这样的天灾自然非人力所为,但身为文山县知县,责无旁贷。升官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贬官流放,甚至是摘了官帽,都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文山县乃是苦寒之地,苏文敬当年求去此处任职,想必是考虑清楚了的。

考绩为中,那都是上峰看在苏氏面子上,否则还真不可能如此轻易放过。

只能说苏文敬倒霉,这也怪不得谁。

不过苏文敬也并非没有功劳,灾后安置百姓,补种粮食,苏文敬出了大力。功过相抵,这才是他能留任的主要原因。

然而,让众人没料到的是。两年后,在年前几日,苏文敬接到了吏部下发的调令。

苏文敬由昌北府文山县知县官升一级,调去临杭府吴水县任知县。

别看还是知县,可却是从六品,这不就官升一级了吗?

要问都是知县,为何吴水县知县却官大一级,那就得说说这临杭府了。

临杭府可是江南最为富庶之地,此地产粮可说是北地的两倍。

吴水县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临杭府是上等府,吴水县更是比一般的小县城要大得多,还是临杭府产粮最为充裕之地。

第226章 二姐的婚后生活

这大云朝,府城也分为上中下等,相对的官员品级也有区别,有时头衔一样,但官员品级可不同。

从苦寒之地突然调往江南富庶之地,这就值得深思了。

苏文敬三年任期未满,这才两年,突然被调动,这里头的说道,不止苏轶昭能想明白,就连府上其他小辈,都心中有了疑惑。

突然高升,又是突然调离,或许是投靠了朝中的某一位。

左不过是高官,又或者是某位皇子,也就是所谓的朝廷派系。

皇子高高在上,苏文敬一个七品芝麻官,怕是还没资格入皇子们的法眼,应该是与哪位派系的官员牵扯上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