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爷误会了,实在是天气太热,有些神思倦怠。”
魏叙顿觉有些无趣,放下茶盏站起来:“我要去向祖母辞行,可要同去?”
“好。”
到了兰和院,欧阳虞也在,手里拿着单子,正跟老夫人说寿宴之事。
“你来得正好。”老太太招手让纪棠过去,又对欧阳虞道,“这些事情棠棠最有经验,你也不必给我看了,一切她做主就好。”
欧阳虞咬了咬唇,回了声“是”。
“这么热的天,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
魏叙走上前去:“孙儿明日要外出办事,怕是来不及参加祖母的寿宴,特来向祖母赔罪。”
“不妨事,自然是公事要紧。”老夫人拍了拍他的手,“出门在外注意安全,多带几个人。”
“孙儿知道。”魏叙站起来,郑重行了个跪拜礼,“孙儿预祝祖母岁岁安康松鹤长青。”
“好孩子,快起来。”又转头对纪棠道:“天气热,给他多备几套换洗的薄衫,带足干粮和水,驱蚊虫的香囊也备上,外面不比得家里。”
纪棠一一答应下来。
祖孙三人说着话,欧阳虞一时插不上嘴,多少显得有些尴尬,遂站起来道:“祖母,阿虞先回去了,回头再来看您。”
老太太点点头:“好,先去吧,寿宴的事让你受累了。”
“祖母哪儿的话,都是阿虞应该做的。”说罢又向魏叙和纪棠行了个礼,这才退出去。
第9章 冷食风波
转眼到了寿宴当天,因老夫人事先嘱咐过,便只请了几支近亲和平时走动比较频繁的世家,拢共不过七八桌宾客。
客人虽少,该有的却一点没少,院子里挂满灯笼和红绸,一派热闹景象。
纪棠一大早起来就忙里忙外,从后厨到前厅,处处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珍福楼的厨子主做几道冷食,搭配各式珍馐,午宴时得到客人的一致夸赞。
饭后,好戏开场,唱的是一出《八仙过海》。魏老夫人满面笑意坐在正中,一身喜庆的飞鹤祥云交领宽袖衫,与今天的戏文十分相称。
魏暄夫妇与二房的魏陵魏朗姐弟陪坐在一旁。
前厅,孙氏与王氏陪客人闲聊,除了庆国公夫人,还有几位女眷。
只听其中一个道:“今天这场寿宴办得真是巧,方才我在外面跟老太太说话,老人家高兴得不得了,过阵子我家老爷大寿,回头我得向夫人请教请教。”
孙氏眼中添了几分得意:“嗐,我岁数大了,哪管得了这许多,这次啊都是虞儿的功劳,什么宴席、食材、戏文,都是她操持的。”
听孙氏如此说,庆国公夫人默默弯了弯唇,大家不是睁眼瞎,这欧阳虞大多数时候是跟在孙氏身边,里里外外张罗的明明是那位纪氏。
以前只听说魏家娶了个孤女,却不曾见过,今日一见,倒不像外面传言那般,反而是进退有仪落落大方,办起事来也是干脆利落,真叫她有几分欣赏。
收回思绪,庆国公夫人问道:“今日怎么没瞧见叙哥儿呢?”
“叙儿外出公干了。”说起这个,孙氏腰杆子都挺直了几分,“我家叙儿自入宫当值,整日里忙得不见人影,连我这个当娘的也是好多日没见着他了。”
“还是你有福气,生养了两个好儿子。”庆国公夫人笑着说。
“国公夫人谬赞,都是为朝堂效力罢了。”孙氏嘴里谦虚着,神情却是一点也不谦虚。
同样都是勋贵之家,候府却比国公府要矮上一截,从前她在国公夫人面前都是小心赔笑,今天突然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魏家往后的福气定然比国公府还要大!
“虞儿,快给各位夫人斟茶,再拿些糕点来。”
“是,义母。”
待两支戏文唱完,日头逐渐西斜,老夫人回了兰和院,客人们也陆续告辞。纪棠处理完庶务,已是酉时初刻。
回到玉棠轩,便不顾形象地躺倒在凉榻上,阿若端来茶水,心疼道:“忙了一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没有他们这样欺负人的。”
纪棠坐起来接过茶杯:“祖母寿辰,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她老人家高兴,受点累不算什么。”
阿若知道纪棠说的是真心话,这候府,也只有老夫人是真的待少夫人好。
“肚子好饿,去弄些吃的来。”
“好。”
话刚落,兰和院的大丫鬟莲心进了门。
“见过少夫人,老夫人让奴婢送些粥来,还有少夫人最爱吃的桂花糕。”
一边说一边将吃食放在桌上:“老夫人说让少夫人好生歇息,夜里不用过去了,往后几日的请安也省了。”
纪棠站起来:“祖母现在怎么样?”
“老太太今日高兴呢,只是有些疲倦,回去没多久就靠在榻上睡着了,怕是要睡上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