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的走到这一步了?
哄人开心方俞安是会的,只是和方晏清比逊色一些。但表面功夫谁还不会了,所以太后对他倒是挺满意。
临走时,太后放慢了语速,轻声道:“俞安呐,你要记住,当今的皇上是谁,而你身边的人又是谁。”
方俞安点头行礼,便退了出去。
“白治珩运筹帷幄了一辈子,只为此事求过人,可我也只能办到这个地步了。”她有些担忧地目送着方俞安离去的背影,对身边的李衡感慨道,“这下,你对你旧主也能交代了。”
李衡没言声,只是深深地跪拜下去。
太后没让他起来,只是神色有些哀戚:“白治珩到底给了你们多少好处,一个个的,都为了他一句话送命。十四年了,竟然还能记着。”
李衡没答话,只是肩膀微微颤抖着。
“好了,起来罢。”太后伸手示意他起来扶着自己,“俞安这孩子聪明,不会出事的,我与齐兰也从旁帮衬着呢。”
李衡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进了殿:“旧主没有求错人,太后娘娘果真慈悲。”
太后苦笑一声:“哀家十六岁嫁进皇家,那些个明争暗斗见得实在太多了……不死人,就比那些虚的都强了。”
依然是腊月里一个阴风阵阵,冷到骨子里的一天,然而宁静的外表下,却又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涌动。
除夕那天,钟雨眠派去北原的人才一身风雪地赶了回来。严彭托他查的都是些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所以钟雨眠看得也是一头雾水,只好去亲自去找严彭。
然而她到了王府门口才想起来,已经有日子没见他人了。
“郡主?”常安同戚逢走过来,“在这做甚呢,怎么不进去?”
“这几天看见严玉声了没?”
常安摇摇头:“谁晓得他猫到哪去了……你去他家,若是没有,那就到栖梧先生那找。再没有,只能等他自己出来了。”
钟雨眠闻言便走,在严彭家里自然是扑了个空,而且也不晓得这里多少年没用过了,桌上积了厚厚一层灰。
找到刘凤枝那里时,正遇上严彭出来。
“有劳郡主了,”严彭接过皮袋子,钟雨眠的很是靠得住,还收集了不少相关的消息,“只是身家清白,无以为报。”
钟雨眠一笑:“你我同是行伍后人,甚报不报的,别客气了。”
严彭苦笑:“郡主英名飒爽,我嘛……恐怕就辱没家风了。天冷,郡主快些回去罢。”
“那你去哪?”
“回去。”
钟雨眠想起了那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房子,顿时有些牙酸:“那,那里还能住人么?”
“确实许久没回去过了,不过收拾一番即可。多谢郡主关心,我还有琐事,不奉陪了。”
钟雨眠撇撇嘴,好像他永远是这个样子,不让别人窥见他一点不如意。
这就是方俞安中意的人么?她摇摇头,不晓得这样心机很重的人,到底中意他哪里。
可能他们两个都不是甚好东西罢。
转眼就到了除夕晚上。
正是多事之秋,严彭不得不临时从京郊找了几个人来办事,等一切安排妥当,看着他们平安出京之后,他的心里竟然空落落的。
今天便是除夕了,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还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硫磺味。过了年,方俞安也二十岁了,该是加冠成人的年纪。
严彭搓了搓冻僵的手,忽而又留恋起那个人手心的温暖来。他像个雪夜里快要冻死的人,不顾递过来的热汤里是否有砒霜,就算是烫掉了一层皮也要咽下去。
这点温度太难得,显得弥足珍贵,或许人的一辈子只能有这么一点,丢了就是丢了,再不会有。
严彭想见见他,没有任何理由,也不谈任何事,就像平头老百姓走亲访友似的,就当今天,他们什么身份也没有。
今年宫里的夜宴散得早,虽然方俞安也多留了一会,但醉意朦胧回府时,还没到亥时呢。
他似乎看见府门口有亮光,以为是吉祥在等他,于是紧走了几步:“大冷天的,怎么站这等我,快回去。”
结果他脚下一趔趄,险些趴地上摆个讨红包的姿势。
然而对方捞了他一把,他这才觉出不对劲,借着摇曳的亮看了他一眼,一时间竟没说出话来。
还是严彭搀着他,先开了口:“走罢,喝了酒别吹着冷风,该染风寒了。”
于是方俞安便晕乎乎地走了进去,心里乱七八糟地想,那些君王不早朝是有道理的。
常安正把熬好的醒酒汤放下,回头一看竟然还有大变活人,顿时笑开了:“诶哟,你还晓得来啊?再不来吉祥都不认识你了!”
严彭没搭话,只是像抱着个琉璃摆件似的,小心翼翼地把方俞安押送进来,这才擦了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