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辞+番外(127)

作者:几块牛轧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高瑞无需过多提醒,以方效承的谨慎,肯定能意识到问题。

一个在京里,虽然不是那么养尊处优的皇子,但直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带兵,竟然什么瑕疵也没有。

谁信呢?

而且齐汝钧又和他有一层关系,皇帝的“眼睛”严彭更不可能如实说话。

这一趟北原,看起来方俞安风光无限,其实已经让皇上警惕起来了。

据赵天明说,京里的白家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北原也平静下来,那不如……就回来罢。

总在外面,该互相不认识了。

“估计再过几天,陛下就该召您回去了。”严彭将火盆挪近了些,“还有未了的事,快些办了罢。”

方俞安轻笑一声:“我哪里还有甚事,反倒是你。”

严彭摆摆手:“足够了,此次回京若是顺利,那便可以缓缓图之。”

“这,这么快?”

“那殿下还想要甚啊,”严彭失笑,“既然要做事,总该要有准备的。只是……唉,只是刘叔去了,恐怕接下来要难办些。”

方俞安垂下眼:“是我不好……”

严彭一抬手,赶紧截断他的话:“好了殿下,刘叔是受人之托,算是尽忠人之事,您不必耿耿于怀。何况既然我要做事,那么这些事早该料到的。”

“包括我么?”

“……什么?”

“我,”方俞安又重复了一遍,“我的身世来历,我的状况,以及一切……你都晓得了?严玉声,现在你总该回答我了,当初你为何盯上我就不放?”

严彭张了张嘴,迅速组织起了语言:“殿下与白家关系匪浅,就算换个人来,结果亦是相同。”

“所以我只是一把刀,对吧?”方俞安轻笑一声,“对于谁来说都好用的刀。看来我还是很有价值的,一时半会不愁前路了。”

严彭自知说得有些过,有些别扭试图弥补。然而方俞安却是带着点满不在乎的笑:“行了,不说这个。现在赵天明不晓得在陛下那做了多少,回京后你打算如何做?”

“实话来讲,我也不晓得。”严彭苦笑,“不过擒贼先擒王,把高瑞搬倒了不就得了。”

方俞安:“……”

他竟然一时无法反驳。

严彭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高瑞在朝堂里党羽太多,又有方晏清这大树遮阴。不说别的,光是御史台,恐怕就有一大把的人等着为阁老出力呢。不过嘛……他并非毫无破绽。”

方俞安一摊手,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他当然有破绽,可你撬得动么?”

“未必要一口气吃做个胖子,”严彭笑道,“回京后很长一段时间,殿下大概都不会有甚大动作了,那便好好钻研一下改制之事。”

方俞安清楚改制,只是先前是严彭偶尔提起,朝堂上吵架的时候听过。此时这么大喇喇地摆在明面上,他竟然有些不适应。

“殿下也不必太惊惶,从轻处下手,比如御史台就很好。”严彭凑近了些,语气也像是安慰。

御史台,这个从古至今一直挺立不灭的衙门,虽然时而遭到君主的嫌弃与斥责,然而依旧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职责的衙门。

此衙门十分清贵,里面六七品的小官都可以直言,甚至更高一些的人,可以密封上书皇帝,告谁的黑状。说白了,做得好是监察百官,做得不好就是奉旨敛封口费,给人当刀。

所以现下提起御史台,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直言进谏,悍不畏死的节操了。而是躺着数钱,拉拢好了就少了不少麻烦的肥肉。

“御史有一项特权,弹劾无罪。”严彭道,“即可依据流言而上书,就算事后查清为虚妄,也不会遭到责罚。这就是御史可以威胁别人的法门。”

方俞安一挑眉:“既然流言弹劾如此不好,那禁绝不就得了。”

“那样的话就没人敢弹劾了!”严彭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方俞安的脑壳,然而自己也忽然意识到这动作有些亲昵,便收回了手,“……御史,咳咳咳……御史的弹劾文书,十个里有八个是捕风捉影,可那两个,有时恰恰是从流言中得知。”

方俞安拄着下巴,凝视一样盯着严彭看。

“那如何,要他们找找证据么?这样不是更便于刑部审查,又可避免胡乱攀咬。”

“还不够,”严彭尽力忽视着他的目光,“对于御史也要有相应的考课,否则鱼龙混杂,连监察都混乱不堪,往后改制种种如何推进……殿下,我脸上有甚啊?”

方俞安摇摇头:“没有什么啊。”

“……那你还盯着看。”

“我只是觉得,”方俞安不自觉地轻笑一声,那目光都要柔出水了,“先前没发现,只是玉声这面皮,当真耐看。”

上一篇:定风波下一篇:那个主角黑化疯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