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大队长匆匆跑进房子里,过了一会拿着计划书出来,又拿上了一块切好的肥皂包在纸里。
然后对着贺羡秋说:“贺知青,我先去镇上了,让你婶子招待一下你。”
贺羡秋笑着点点头:“好的,那大队长您先去忙吧。”
大队长点点头:“好,那我先去镇上了,有什么事在通知你。”
说着大队长离开了,脚步很快。
贺羡秋见大队长要去镇上了,而且也没什么她的事了,贺羡秋打算回知青点休息。
所以她朝大队长媳妇说:“婶子,现在也没什么事了,我就先回知青点了。”
大队长媳妇点点头:“好,辛苦贺知青了,你拿一块肥皂回去用吧,这毕竟是你弄的。”
说着大队长媳妇还往贺羡秋手上递了一块肥皂。
贺羡秋看着手里的肥皂,她又放进了大队长媳妇的手里,然后摆摆手,笑着看向大队长媳妇。
“谢谢婶子了,我也没出什么力,就不需要了,那婶子没什么我就先走了。”
大队长媳妇看着手上的肥皂,原本想递到贺羡秋的手上。
但想到贺羡秋的穿着,衣服都是很好的布料,还都很好看,一看就不是他们公社能买到的,一件怕是不知道要花多少钱。
也不差这么一块肥皂,反而是他们家更需要,就没有再推脱。
想到家里有了十块肥皂,还不需要票,还比供销社的好不知道多少倍,大队长媳妇现在乐开了花。
就想等着她儿子媳妇回来,跟他们说一下,这个可是省了不知道多少钱和票呢。
想到贺羡秋给他们家省了不少钱和票,大队长媳妇笑容满面地把贺羡秋送了出去。
“来来,那贺知青我送你出去。”
贺羡秋点点头:“好的,那谢谢婶子了。”
贺羡秋和大队长媳妇来到门口,然后贺羡秋对着大队长媳妇说:“那婶子我走了,有事我再过来。”
大队长笑着点点头:“好好,那婶子先去干活了,一会家里干活的人回来还要吃饭。”
之后,贺羡秋离开了大队长家,她走在路上的时候,遇到一些婶子,那些婶子看她出来的方向,就问了一句:“贺知青,你最近一直来大队长家是有什么事吗?”
贺羡秋望着那婶子说:“没什么事,就是找大队长问了一些小事。”
“这样啊。”那婶子说道。
“那没什么事我先回知青点了。”
说完之后,贺羡秋就走了,她还没走远,就听到那些婶子的谈论声。
有婶子猜测:“英楠不会想让这贺知青当媳妇吧,毕竟她小儿子是当兵的,她家条件也不差。”
一个声音尖细刺耳的婶子说:“这贺知青那么频繁地去大队长,会不会是回城无望,想嫁给村里条件最好的家庭,看来这贺知青是个狐狸媚子啊。”
“那可不行,我还想给我家小芸相看大队长家的呢,看来我得去探探英楠的口风。”
贺羡秋听着那些婶子谈论的话,她嘴角抽搐了一下。
贺羡秋有些无语,也不知道这些婶子,怎么能想到那么离谱的事,反正她想破脑子,也不知道这些婶子的脑洞,怎么能开得那么大。
还回城无望,想嫁给大队长最有声望的家庭。
贺羡秋只想说:要是你们不说,我都不知道原来大队长的儿子是当兵的兵哥哥。
但她已经走得有一些距离了,她懒得走回去反驳,过一段时间,就会知道她为什么去大队长家那么频繁了。
贺羡秋对于当兵的都很敬佩,就是这些人民子弟兵,一直在保护着老百姓,冲在前线让他们能有安心的生活。
想到那些在前线的人,贺羡秋想到了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①
贺羡秋也是认可这句话的,因为他们能过得那么好,就是因为有人在前线守着。
第五十二章
贺羡秋一路慢悠悠地回知青点, 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些八九岁大队孩子提着一篓东西,篓底下还滴着水。
她疑惑地问:“小朋友, 姐姐想问问你们,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那几个小孩抬头看着她说:“从河里捕捞上来的小鱼鱼和小虾,拿回家喂鸡吃。”
贺羡秋听到是虾,眼睛一亮,但想到这几个孩子年纪还小, 就去了河边。
贺羡秋有些担心地说:“你们年纪还小, 还是不要去河边,家里的人会担心的, 而且也不安全。”
那几个小孩说:“没事的, 那条小河才到我膝盖,我爹娘也知道的。”
贺羡秋听到,点了点头:“这样啊。”
河流浅,家里人知道, 贺羡秋这就放心了。
看着他们篓子里活泼乱跳的鱼和虾, 贺羡秋问:“如果姐姐给你们大白兔糖,让你们帮打捞上来, 你们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