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打开袋子,里头装了一些碎银,她起身想要去追那两个年轻人,却已经寻不到他们踪影。
大妈在一旁劝她:“你就收着吧。”
阿芳捏着袋子问她:“你认识他们?”
大妈咳嗽几声,左右望了望,凑到阿芳耳边,神神秘秘道:“前头那个哥儿我不认识,但后头那个我认识,他就是武王。”
“什么?!”阿芳惊愕不已,她看了看袋子里的碎银子,又望了望那两人背影消失的土路,一时间有些惊叹。
原来这凉西郡的王爷竟是这种好气度好模样,关键还这么好脾气,和安阳城那些官老爷,瞧着的确不像是一路人。
第199章 替嫁哥儿(二十九)
现在并非战时,漠城并无宵禁。
夜幕降临时,街道上不时还有行人走过,有行色匆匆的商队刚刚进城。
东城墙根下支着一个简陋的小棚子,土堆和石块砌成的灶台里,柴火钱的旺盛,大锅里的水沸腾着,卷上一只又一只白胖的馄饨。
馄饨摊的大爷动作干净利落,将馄饨捞起,搁进装好调教和汤的碗里。
大妈端着两碗馄饨,放在了桌边两个年轻人面前。
“要辣子吗?”大妈顺口问了一句。
辣椒是前朝时传入,并不得京城人和江南人喜爱。
然而凉西人却很喜欢。
越泽言在这儿住了好些年,早已适应这儿的口味,乐明煦好奇,跟他要了一样的辣子,一口下去,直接被呛出眼泪来。
越泽言早料到了这一幕,笑着将自己那碗没动的馄饨推过去:“我还没加,吃我这碗。”
他端过了乐明煦那碗。
乐明煦看他面色不变吃完,心生敬佩:“瞧王爷这么英勇有善心,怕不是菩萨下凡。”
越泽言抬眼瞅他,叹气:“你今天怕是不想睡了。”
乐明煦不怕他,这人威胁起来头头是道,到时候软声求几句,他就会心疼,什么话都好说。
“这不是一路上大家都这样说,我只是重复了一遍。”乐明煦笑眯眯。
一个下午时间,乐明煦和越泽言一道,将漠城周围离得近的村庄转了一圈。
所有从江南带过来的灾民全都打散了分到各个村子里,由王府拨款购买他们的粮食,给的土地也是荒废着没人耕种的。
越泽言的威信不低,又没有损害百姓们的利益,再加之大部分人天生都有同情心,知道这些人之前过的很惨,灾民的到来完全没有激起任何的负面反应。
漠城一圈看下来,到来的灾民生活都已经步上了正轨。
除了这之外,两人还收获了一箩筐夸奖武王的话。
老百姓并不复杂,多半很质朴,对他好,他便夸你。
越泽言治下有方,维护一方安宁,平头百姓自然闻他便夸。
他们没有文人骚客肚子里的墨水,不会做什么骈文,无法出口成章,只会用他们那直白又热切的言语去夸奖。
有时候夸张到越泽言本人听了都觉得太过头了。
回城一路上,乐明煦翻来倒去将那些听来的夸奖的话重复了又重复,显然乐在其中,越泽言在他面前很少有窘迫这种情绪,今天还是头一回见。
尤其是一位路都走不动的老大爷,嗓门贼大,在家门口说着武王如何如何厉害,又是什么神仙下凡,站在村口都能听见。
乐明煦骑在马上险些笑掉到马肚子下去,越泽言很是无奈,进村以后远远绕开那户人家,恨不能立即离开这个村子。
“这是大家信任你呢。”乐明煦放下筷子道。
越泽言喝了一口汤,沉默片刻,说:“你是天仙下凡。”
乐明煦一头雾水。
越泽言慢悠悠继续道:“英武不凡,英俊潇洒,星宿下凡,神仙投胎。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有哥儿比你更好,武能定江山,文能夺状元,治得了小家后院,管得了天下大事……”
“停停停……”乐明煦赶忙求饶,“我知道错了,我知道了。”
越泽言这才住嘴,勾着唇角看他。
乐明煦搓了搓胳膊:“这种夸奖,受不起受不起,我不会再说了。”
越泽言放下碎银,起身向着乐明煦摊开手,乐明煦握住他的手站起,两人趁着暗沉的夜色,手拉着手沿着街道晃悠着回王府。
两人的马进城以后就交给了来接他们的王府中人,乐明煦有些饿,看见路边有馄饨摊子,就拉着越泽言一起。
这儿离王府不远,散步回去还可以消消食。
“我其实说的是真心话。”越泽言突然说。
乐明煦正盯着路边各家各户窗户透出的光有些发愣,回过神来:“你说了什么,我没注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