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处处针对太子,他头一个怀疑的自然是嘉贵妃和鲁王。太子倒了,就这母子两最得利。可他生性多疑,觉的这样摆在明面上谁都看得明白的道理,嘉贵妃和鲁王不可能不懂。
既然都懂这个道理,那嘉贵妃和鲁王就反而最不可能是做这些事的人。因为一旦太子出事,最受怀疑的必然是这母子俩。这件事更蹩脚的地方,就是「行凶者」偏偏就是元成他媳妇。
仿佛就是一门心思的要把屎盆子扣实在鲁王头上。
嘉贵妃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他自认是最懂她的。
这是个小心谨慎,又不爱出风头的女人。她心实诚,没什么大志向,就是想过一辈子的富贵日子。只要能好吃好喝的活下去,她根本不想碰权利。
这是她聪明的地方,知道权力这东西是把双面刃。能杀人,也能伤自己。
要说她有什么担心的事,那就是怕他千秋万代之后,新帝登基和太后一道针对鲁王和她。对此,他也是早就给过她定心丸的。
他已经秘密拟好了遗诏,一旦自己千秋万代,鲁王即刻之国。而她这个太妃也一同前往,绝不会叫她们母子分离。
鲁地富饶,物产也多,这孩子不会吃苦。而她这个太妃,就是鲁王府最尊贵的女人。往后的日子就是含饴弄孙,天伦之福,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有这样的好日子等着她,何必在他眼皮子底下搞这些鬼,自寻烦恼,自取其辱?
可若不是嘉贵妃和鲁王搞鬼,这慎刑司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口供?
难道说,这一切都是障眼法。整件事看似针对太子,其实剑指鲁王和贵妃!
是了,太子是受了冲撞,可终归只是皮肉之上,并无大碍。慎刑司的口供看似严重,可倘若他压下来不追究,这口供也上不到太子分毫。
但要是他就此怀疑上鲁王和贵妃……那最得利的……就是太子和皇后!
“好,好得很,好狠毒的心,好一个无情无义的娘!”老皇帝咬牙切齿到。
皇后啊,皇后。朕是你结发之夫,太子是你亲生的儿子。可你为了叶家的万代荣耀,为了自己当太后的野心,连亲儿子都可以拿来当饵,是把朕置于何地?
可惜她想的美!他要是死了,她也别想活着当太后。
老皇帝越想越气,啪的一掌,把折子拍在桌案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后娘娘犯病
坤宁宫。
夜已经深了,但皇后依旧没有安睡。
呼呼的风声透过窗棱传到室内,在风里她仿佛听到了刀剑碰撞的金石声,令人心惊。
贴身伺候的宫女珍珠悄悄把快要燃尽的蜡烛换上新的,长长的蜡烛灯火摇曳,在木壁板上投出细长的黑影,宛如一条黑蛇在牡丹凤凰之间穿梭游曳。
今天的事里,她也觉得有一条看不见的黑蛇在游动。
马上就要过年了,陛下的手段却越来越凌厉,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慎刑司的人抓了太子身边伺候的太监,更让她心惊胆战。
前些日子,京城里到处抓捕害人的巫蛊,牵连了不知多少朱门贵族之家。虽然旨意没有明说这巫蛊到底是因何而起。可宫里宫外的传言都说这巫蛊是从东宫传出来的,所以陛下才会如此雷霆手段。
幸而其后太子没有受到任何牵连,所有的抓捕行动也都绕开了东宫和叶家,皇后心中才略微安定。
再加上预赏礼仍旧是太子主持,这又让她更安了几分心。
可万万没想到,这预赏礼上就出了这样的事。皇后原本以为这是有奸人要害太子。可现在陛下却拿着这件事调查起太子身边的人,就难免让她多思多想起来。
难道前一阵是陛下按兵不动,如今时机成熟,所以就借此机会对太子下手?
照这个意思,陛下是终于动了换太子的心?
不对,这不可能,太子没有做过什么,他不可能失去君心。
皇后用力掐着自己的手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必须冷静,为了自己,为了太子,为了叶家。现在是多事之秋,关键时刻,她绝对不能胡思乱想,盲目行事。
陛下生性多疑,虽然心中认定了太子是最佳的储君人选,可是只要他还活着一天,这天下的权柄就绝不会交于他人之手。除他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可能是谋夺这至高权利的别有用心之徒。
倘若自己沉不住气,乱了阵脚,那才真是中了这幕后黑手得奸计,也害了太子。
可母子连心,一想到太子处境艰难,她心里就跟一百个爪子抓挠似的,又疼又乱。
心一乱,这头风就容易复发,脑袋里跟插了一把钢针似的,哪儿哪儿都疼。这疼,刺骨,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