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爷子又去招呼李母和欧阳梅花以及李敏。
李母在京都住了几个月,心境上有了很大变化,再加上已经进入古稀之年,很淡然地和沈老爷子客气来客气去。
欧阳梅花有过多次进京经验,加上艺高人胆大,根本不怕沈老爷子这种身份之人,所以对于沈老爷子的客气,她坦然接受。
李敏就不行了,她端着自己的碗跑了:“我还是去和小辈们坐在一起自在。”
沈老爷子乐不可支:“亲家奶奶,你家的这些孩子,各有各的性子和脾气,都非常优秀。”
“您过奖了。”李母客气地回道:“我那闺女最出不得堂,遇到一点事儿就躲起来。”
沈老爷子笑呵呵地说:“这是您站在盼女成凤的角度来看的。”
“我站在普通长辈角度来看,您的闺女憨直,让人忍俊不禁,与她两个嫂子的相处也非常和睦,您教得好啊。”
李母微微一笑道:“农家哪有什么教育方法啊?直接上棍子揍。”
“她都几十岁的人了,有时候惹急了我,我仍然拿扫帚扔她。”
“古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就奉行这一点,不满意就训,训不好就揍。”
“对对对。”沈老爷子赞同:“棍棒底下出孝子啊。”
“我就看您家的孩子啊,个个我都喜欢。”
“可惜,家里能与您家的孩子结亲的,只有子愉一个。”
“不知道李惟豪他们堂兄弟几个……”
这是打算做媒来了?
李母看向两个儿媳妇,见两个儿媳妇都点头了,才对沈老爷子说:
“我听说豪豪和言言都谈上了,谈的还是您亲家的两个孙女。”
大惊喜!
沈老爷子激动地问:“是黎家吗?”
除了黎家,他的另外两个亲家都不在京都和北省。
李母点头:“是的,都才谈上,希望他们都能认认真真的,别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轻浮。”
“哈哈哈。”沈老爷子开心大笑,没想到他还没张嘴,就成了两对了。
老犁头该开心了。
自家大闺女在婆家完全能直起腰了:
“豪豪和谁?言言和谁?”
这个,李母可就不知道了,她看向小儿媳。
田静知道沈老爷子是想再次确定,毕竟前天言言和黎婉珍可是聊得很亲密的:
“豪豪和婉婷,言言和婉珍,他们不公布,咱们就先装作不知。”
“好好好。”沈老爷子点头连连:“这两对的媒人我可是当定了。”
“行!”李母给应下了。
沈老爷子身份很高,与黎家又是亲家,做媒人很合适。
第651章 你的手断了?
沈老爷子的主要目的完成了,又认真招呼亲家。
吃喝结束,大麦小麦帮忙收整桌子。
沈健蓉非常不好意思,怎么能让客人帮做这事呢?
她催促闺女和丈夫赶快帮忙收整。
李惟博起身代替了老丈人,老丈人还没开始学,可别出了糗。
于敬海心里的那点小别扭这才消失。
不仅婆媳是天敌,翁婿也是天敌。
餐桌整理出来,沈健蓉沏上茶水,摆上水果,招呼李家人坐过来喝茶吃水果。
然后去厨房帮忙洗碗,叫闺女和女婿去客厅陪客。
今天回门啊,怎么能叫女婿做这些事情呢?
就连大麦小麦也被沈健蓉给推出了厨房。
她洗着碗筷,袁继勇在一边帮忙用清水冲洗,倒也没花多少时间。
她洗干净手,去了客厅又陪坐了会,田静就和她出去把小拱门藤蔓给拿进来种进院子里。
贴着墙边种,占不了院子多大的空间。
总共十个小拱门藤蔓,分别种在南墙和厨房的西墙。
沈健蓉看着很满意,因为她这两个五环是必活的。
李家人准备告辞。
于子愉和李惟博也一起离开。
于子愉收拾了一些衣服,因为明天她要跟李家人一起回库山里酬客。
沈健蓉对闺女一顿交代,再去库山里,不是娇客,是儿媳妇了,要把那边当成自己的家,接人待物要有眼力见。
于子愉连连点头,她要学的还有很多。
李家人离开,沈健蓉和于敬海送了又送,一直给送到了大院大门外,李家人这才坐起车内离开。
曲终人散!
沈健蓉很失落。
尤其这两天闺女不在家,她心里空落落的。
这种情绪,她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缓过来。
于敬海本想回书房处理这几天延误下来的工作,看到媳妇这样,他想了想说:
“要不,你泡壶茶水,去书房看报纸,我们在一个房间里,做个伴。”
沈健蓉顿了一下,就同意了,家里太冷清了,袁继勇是个青年,她没有聊天的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