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全力以赴尽快做出神女所望的蒸汽纺纱机。”文琪坚定地说道。
甄小姷笑了笑,她环顾四周,目光扫过廊道上围观的人,“文大哥在这里可还待得习惯?没有人欺负你吧?”
文琪怔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同僚都很友好,多谢神女关怀。”
“那就好,十娘在家吗?我去看看她。”甄小姷准备离开。
“娘子上吴尚书家给吴家二姑娘量体裁衣去了,说是要亲手为吴家二姑娘做嫁衣。”文琪说。
“哦?那我去瞧瞧。”甄小姷将自己喜欢凑热闹的性格暴露无疑。
文琪亲自送甄小姷出了工部。
甄小姷上马车时,景玹叫住了她:“神女留步。”
“你还有事?”甄小姷扶着马车的车门,睨过去。
景玹看着她,问:“但问神女,为天地立心,立的是什么心?”
甄小姷眼皮一跳,这家伙怎么突然问这样的问题,她记得她这次不曾提过任何名句,可偏偏景玹却直冲冲地朝她问了出来,仿佛在对某种暗号。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甄小姷转身就进了车厢。
景玹失笑,方才他不过是想试探一下罢了,对方的回避却恰好应证了那四句是出自对方之口。
四月看了眼默默站在景玹身侧的明月,上了马车。
“娘娘……”
“去吴尚书家。”甄小姷朝车夫吩咐。
四月老实地闭上了嘴。
吴家
吴清歌房里的欢声笑语传入了相邻的院里。
倚着窗朝外看的吴大姑娘听到那些笑声,险些咬碎了牙。
“二小姐有什么好得意的,贤王府一穷二白人丁单薄,不像晋王府,就算受了皇上处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吴大姑娘的贴身丫鬟安慰道。
吴大姑娘横了眼丫鬟,“你知道什么,晋王府的世袭罔替被收回,我若嫁给了赵涵,等他继位时连郡王的身份都没有了。”
丫鬟不敢再说话。
“不行,我不要嫁给赵涵,我要去找母亲。”吴大姑娘朝外走。
她刚走出院子,就见吴夫人扬着笑脸领着什么人过来。
“太子妃这边请,清歌喜静,住的屋子较偏。”吴夫人边走边笑着说话。
吴大姑娘神色一震,太子妃来了?
她朝自己母亲身旁看去,那披着兔绒兜帽领披风的貌美女子可不就是那位被太子殿下专宠的太子妃么,上次她因为不敬太子妃被太子殿下当场逐出贤王府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吴大姑娘心里暗恨,但面上却摆出了温婉的笑容,迎上前去,施施然行礼:“菱儿见过太子妃。”
“嗯。”甄小姷敷衍地应了声,脚下都没停。
吴夫人见状朝吴大姑娘示意了一眼,领着甄小姷继续朝吴清歌的屋子走。
吴大姑娘咬着后牙槽。
“太子妃如此不把小姐您放眼里,定是担心小姐会成为她的阻碍,小姐样样都好。若非太子妃先入为主,太子妃之位小姐也未必坐不得。”丫鬟小声说道。
吴大姑娘愣了一下,心里像是被打开了一扇门。
“太子妃之位没有了,但侧妃之位还空缺着。”她还是没有死心,相比起日薄西山的晋王府,未来君主的侧妃显然是更好的出路。
只是……该如何才能成为太子侧妃?
“你速去找我父亲,说太子妃来我们府上了,让他去邀请太子一同过府用膳。”吴大姑娘对丫鬟说道。
“好嘞!”丫鬟眼睛一亮,立即跑开。
吴大姑娘转身朝吴清歌的屋子走去,刚到门口,就听到屋里传出吴清歌的声音。
“没想到娘娘会来这里,也没准备什么点心。”
吴大姑娘当即走进门,边走边说道:“我已经叫丫鬟去准备了,清歌你也真是的,太子妃要来,也不提前做些准备。”
吴清歌看了眼走进来的吴大姑娘,朝甄小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是临时起意来看清歌,也不能怨清歌没做准备,”甄小姷话锋一转,将矛头指向了吴夫人,“倒是吴夫人,清歌身子弱,你身为当家主母,平日该多为清歌备些吃的,关照好她的生活。”
吴夫人表情一僵,有些尴尬地说道:“是妾身的不是,疏忽了。”
吴大姑娘攥紧手帕,看着吴清歌酸溜溜地说:“真是羡慕妹妹,能得太子妃青睐,只是有些误会还是不要有才好,我母亲一直将你视若己出,不然妹妹怎有机会遇到太子妃。”
吴夫人露出笑容,“误会妾身倒无碍,只是今后传扬出清歌与娘家不和,会叫人轻看了清歌,这就不好了。”
吴清歌低下头,“母亲待清歌一直很好。”
甄小姷轻轻一笑,“倒是我误会吴夫人了,既然是视若己出,不知吴夫人给清歌准备了多少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