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侍:“……”这绝壁是他见过的最落魄的皇室贵族了。
没有给打赏就罢了,竟然还要让他陪着一起走路回去。
以后这种差事打死他,他都不想接了。
因为走路的缘故,贤王不出意外地迟到了,等他来到开朝会的大殿前时,里头已经开始了,近侍从侧面进去向太监总管汇报,总管又低声向皇帝说了。
皇帝给了个冷漠的眼神,总管就吩咐近侍,让贤王在殿外等着。
站在最前列的赵宗郢微微侧目,眸光闪了闪。
他脑中却是浮现出了昨夜的事情。
关于贤王会被皇帝重新启用之事,昨夜离开前他与甄小姷正好有聊到。
可她对此似乎毫不意外。
显然,她刻意亲近太子,是想借助太子之力助推贤王重回朝堂。
他本意是想提醒她,成为贤王之女将会有步入她母亲后尘的危机。
她说她目前只想替她母亲改善贤王府的情况。如果真落到被赐婚的地步,那她会假死脱身。
当时,她还用无赖的语气补充了一句:“就算被赐婚,那也是赵珍珠,关我甄小姷什么事?”
她说这话时俏皮的神情还刻在脑海里,让他每每回想都觉得十分有趣。
因为他脸上带着面具,乃至于他走神了,竟也无人发现。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开口:“若无其他事,便退朝吧。太子,镇国公,镇北王留下。”
“宣贤王入殿。”
第112章 册封,永安郡主
知道自己终于可以入殿,贤王心情激动。在其他大臣还没走完时,他就挤进了大殿。
“他是何人?”有年轻一些的大臣问旁边年长的同僚。
“好像是贤王,好多年没有见到了。”
“本朝还有个贤王?倒是本官短见了。”
“不过是一闲散的皇家宗氏王爷,不知道也罢。”
很快那些大臣们的话题就从贤王身上移开了,他们边往外走,边聊起了皇上将镇国公这几人留下来的用意。
这边,贤王入殿后,走到大殿中央匍匐下去行了个大礼。
“赵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见贤王如此恭敬,皇帝语气也温和了几分。
贤王身体微颤,心情不但没有平复,反而更加激动,但也更加忐忑。
他太久没有进入这个大殿了!
他站起来,左边的余光瞥到了太子,右边的余光瞥到了镇北王。
忽然,他觉得很安心。
有这两位在,何惧!
这一切,都是因为妹妹给他送来了一个福娃娃。
“听闻昨日贤王你被镇国公世子当街辱骂欺凌,可有此事?”皇帝的声音从上头传来。
“皇上,想来其中定有误会,我孙儿虽无大用,但不至于干出此等混账事。”镇国公平静地说道。
贤王身体一僵,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由得看向了太子,太子朝他微微颔首。
“贤王叔别怕,但有委屈尽可道明,父皇定会为你做主。”赵宗曜瞥了眼镇国公,缓缓说道。
贤王心里一定,立即说道:“皇上,镇国公世子他欺人太甚!昨日我与小女重逢,本是喜悦不已,小女初入京城,我便带小女上街玩耍,却不想镇国公世子妄想轻薄小女,我去阻拦,竟是连我也要抓回他府中动私刑。”
“可是我老糊涂了?老贤王有个女儿我知道,当年和亲路上失踪了,可你何时又多了个女儿?”镇国公镇定自若。
赵宗郢眸底掠过一道暗光,镇国公故意提到老贤王的女儿,显然是想勾起皇上对贤王府的厌恶。
果然,皇帝冷哼了声,质问:“贤王何时有了女儿,怎不见来报备?”
贤王连忙将女儿出生托给高人抚养的那套说话拿出来。
“贤王怎么确定她是你女儿,不是别人冒名顶替?”等贤王说完,镇国公悠悠说道。
太子赵宗曜高声说道:“父皇,儿臣可作证,贤王叔之女与贤王叔颇是神似,容貌是作不得假的。”
他顿了下,补充道:“此事儿臣全程目睹,若不是儿臣派手下去接应,贤王叔父女二人不知会落到何种下场。”
皇帝看向镇国公,“镇国公还有什么话要说?”
镇国公直接认了:“是老臣教孙无方,自打他爹战死,他娘病倒也跟着去了,孙儿便受到了刺激行事变得乖张起来,可老臣不忍心,平日是放纵了些。”
都说到这份上了,皇帝哪还能苛责镇国公,叹息道:“望镇国公日后莫要再纵容了,此事非什么光彩之事,你们私下,该赔礼道歉就赔礼道歉。”
“皇上……”贤王眼见皇帝要就此作罢,露出了焦急的神色。
“朕知道贤王受委屈了,此事主要也是因为贤王久不露面造成的误会,以后早朝贤王可不能再缺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