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少女告别,他走上回家的路,几日前那种阴森森盯着他的感觉再一次出现了。
上一次只是脊背发凉,这一次发凉的地方却变成了脖颈,恍若有阵阵阴风划过他的喉咙,随时可取他性命。
他低头看去,手心已吓出一层细细密密的冷汗。
怎么会有这种惊骇的感觉?
张平觉得恐惧,数次回头望去都不见人影,只见树影婆娑。
他不禁加快步伐,那种阴森森的感觉却如影随形,不似上一回很快消失。他心中愈发慌乱,终于大步跑起来,一刻也不敢停地奔回了自己的住处。
门被“砰”地一声关紧,风势惊起的落叶悠悠飘落,周围恢复寂静。
微冷的月光照出屋顶上一道黑影。
慕从嘉握着刀,眸光沉沉盯着空旷的院落。
他知晓,张平就在里面,只要他想,他可以立刻杀了那个人。
没有人知道他有多讨厌那些人觊觎她的目光,有多嫉妒那些人可以被她温柔相待。
他甚至差一点就要付诸行动,可最后关头,他想起了书仪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书仪说,“她”不喜欢他杀人,他若不杀人,“她”会很高兴。
慕从嘉低下头,看向手里的那把刀,疯狂的杀意在一瞬间收敛下去。
真的吗?
他若不杀人,曲琉裳会开心吗?
他皱了皱眉,有些痛苦地将手放在面具上,盖住了眼睛。
即便曲琉裳已有十分厌恶他,他也不想令那份厌恶再添一分。
他不能再失控杀人了。
她会更讨厌他的。
良久,房门被小心翼翼地打开,张平探出身子,看到银色月华落地如霜。
那种扼住他喉咙的惊骇感觉消失了。
若不是他额上和手心的汗,他几乎以为方才只是一场幻觉。
他捂住胸口,惊魂未定地吐出一口气。
*
曲琉裳简单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退掉了租住的院落,静静等待着与张平告别。
然而等了半日,都不见他人来。
他不是不守时的人,更何况他若真有事,也一定会告知她一声,如今半日过去却杳无音讯,少女心中隐隐生出不安。
曲琉裳想了想,决意上街去问问。
章
熊妖已死的消息传遍了县城,街市比她初来那日还要热闹,县民面上去了凝重,看起来宽心不少。
可惜他们不知道,是谁救了他们。
少女心中掠过一丝自己也没有察觉的遗憾。
她来到张平往日支摊的地方,却发现摊位空空如也,他竟然不在。
曲琉裳心中不安更甚,忍不住向摊位周围的人询问:“请问你们可有见过张大哥?”
卖红薯的阿婆眯眼看她,认出她是前几日卖符纸的小姑娘,摇摇头,惋惜道:“姑娘你今日来得晚,还不知道吧,小张已经不在了。”
不在了?
不在了是什么意思?
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章
曲琉裳大脑有一瞬的空白,神情怔怔盯着阿婆。
阿婆也看出她的疑惑和不能接受,又叹一口气道:“就是姑娘想的那个意思。我们也是看着他长大的,出了这种事,大家都很难过。他们已带着小张准备让他入土为安了。我瞧小张在时多有照顾姑娘,姑娘若是难过,便去看看他,送送他吧。”
曲琉裳睁大眼睛。章
所以,张平死了?
昨日还说走时要送她的张平,今日就突然死了?
第61章 机会
曲琉裳从城郊回来时, 心里一阵发赌,却又说不清为什么。
她茫然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漫无目的地走过街市,绕了几圈, 最后出了县城, 扯下面纱, 捂着脸在一棵树旁坐了下来。
她去看过张平了。
他们说,张平是清晨外出为一位阿婆采药时, 不慎踩空摔死的。
这些时日熊妖在外徘徊, 无人敢外出采药,住在他隔壁的一位阿婆断了几天药,情况实在不好,他便自告奋勇去为阿婆采药。
阿婆在家等得久了, 察觉不对,唤人帮忙去寻他,这才有人在山坡下发现了张平的尸身。他安静躺在草丛中,手里攥着一把草药、一把野花。
他们说,张平自小心善, 总是主动照顾他人, 如今出了这样的意外, 着实可惜。
他们还说, 姑娘能来送张平,想必他在地下也会很高兴。
她也去看过那位阿婆。
阿婆病得下不了床,身形瘦弱,眼睛哭得发红, 见到她来,拉着她的手说, 张平离开时腼腆微笑,留下话说若是有一位姑娘找他,便让阿婆带话给那位姑娘:无需担心,他片刻就回来。
阿婆自责难言,说若不是她,张平也不会出这样的意外,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将张平最后的话带给他口中的姑娘,望那位姑娘能去看看他,送他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