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掩霜刀(11)

作者:春风南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目光遥遥落在韩昶头顶,顾邺章忍下喉间疼痛,徐徐道:“至于韩中书所言,去岁萧靳才刚败于青炎卫,何来‘强行’之说?下了几场雨韩中书便不堪忍受,云中飞沙走石,又何必回返?出征时声势浩大,未建寸许功劳竟要班师,各位说得轻巧,孤却无颜去见列祖列宗。倒不如就此停军,迁都中州,待到来日寻了良辰吉时,诸位身体也康泰无虞了,再来议南征之事。”

竖着耳朵听音的郑毅安一时哑然,他空有兵符在手,顾邺章却将原本隶属于他的亲信留下了大半给他外甥顾和章,偏还让他随军南征。若是真南征,郑氏还可借此保存实力,但若是以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他的兵力就将彻底隔绝中央,被迫成为抵御北狄的屏障。

见势不妙,郑毅安忙进言道:“陛下,祖宗基业尽在云中,岂可数典而忘祖?”

他近来四处钻营,不惜主动找上素有龃龉的韩昶说尽好话,看来总算是坐不住了。顾邺章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似笑非笑道:“郑将军既然主动请缨,那就继续南征吧,想来以将军为先锋,定可直捣黄龙、马到成功。”

瞥见郑毅安脸色微变,散骑常侍陈郁之摇着羽毛扇子道:“正所谓雄踞中州,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可悉八方之动。郑将军请听下官一言,迁都至洛,未必是坏事。”

话音方落,端坐于马背上的顾邺章便向谢瑾递了个眼神,谢瑾会意,适时出列道:“陛下,近来多雨,强行进军恐伤士气。郑将军固然勇武无敌,毕竟椋陈地势与我朝迥异,贸然进犯,胜算难料。而中州无论地域、人口、气候、水文,俱都更胜云中,臣以为迁都之事,大有可为。”

连日僵持,天子铁了心不肯北归,眼下气氛已是剑拔弩张,真要惹怒了刻薄寡恩的小皇帝,难保不会见血,韩昶等人只得咬牙让步。

待其后知后觉意识到顾邺章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木已成舟,也只能寄望于留守云中的百官。

旧时宫室残破,好在献成帝曾在中州之地建过行宫,顾邺章驻跸于此,将营建新都的差事交给了司空韦照,又命朝士暂居附近的集英馆。

迟则生变,设坛祭庙,告知祖宗后,谢瑾很快接到顾邺章的令旨——让他与中领军程云赴云中迎取眷属。

忙着在奏疏上笔战百官的天子说:“程露华其人,经文纬武、心细如发。前度与北狄交兵,我多次仰仗他,你这回跟他走一趟,当可受益匪浅。”

程云日常侍直禁中、传宣诏命。除了青炎卫,所部禁军更是名门士族、诸部大人中挑选的良家子弟。谢瑾困惑道:“程将军如此英材,师哥何不将他留在身边?”

翻了翻韩昶义正言辞的上表,顾邺章说道:“他虽尚未而立,从军却有十来年了,无论是在军中、朝里、又或是民间,都颇有威望。留守的百官始知迁都,定然惊骇,怕要觉得我是疯了,让他这个人人爱戴的程将军去,才可以少些麻烦,事半功倍。”

韩昶是写赋体诗出身的文人,虽不擅口诛,却极擅笔伐,顾邺章愈瞧脸色便愈难看,索性掷了笔临窗而立,继续耐心为谢瑾解惑:“况且,只是暂时放你们走,又不是见不着了,过段时间我恐怕也得回去一趟。”

他少见地穿了件杏色的常服,眉梢垂下时,竟有几分温柔之意。“若单论武艺,你不如他,但若单论文识,他也不如你。庭兰,我在中州静候你二人佳音。”

谢瑾呆呆地望了他一会才应道:“师哥宽心,我一定尽己所能。”

碧空如洗,集英馆外,一行大雁向南飞过。

中领军程云面如冠玉,身量颀长,胯下的乌丝大宛驹威风凛凛,大将之风浑然天成,令人一望便有意气相投之感。

这不是谢瑾第一次见到程云了,前阵子韩中书等众发难,气定神闲的那两个生面孔,一个是散骑常侍、大理少卿陈郁之,另一个就是程云。

谢瑾心中敬服,又想到顾邺章话中的赞许,便主动开口道:“久闻程将军大名,此番迎取眷属,不知您可有良策?”

他向来话少,面皮也薄,程云又年长他许多,说着说着便有些赧然。

好在程云虽然仪貌端严,脾气却是整个朝班出了名的温和,“庭兰不必拘谨,行前陛下已叮嘱过,你才入庙堂不久,与那些人交情尚浅,只公事公办即可。”他容色和悦地宽慰着身边的后生:“别怕,其余的就交给我来处理。”

他是定州人,咬字清晰悦耳,说得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谢瑾耳侧透红思绪飞远,蓦地想起前朝那位单骑救主的常胜将军。

上一篇:不归客下一篇:渣攻,我不爱你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