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毛茸茸的,好可爱!”
“我还是第一次见小鸡,它长得跟大鸡可一点也不一样,确定没弄错吗?唉?司宁宁呢?”蒋月抬头,周边几人之中,并没看见司宁宁。
司宁宁早在众人打量鸡仔的时候进了屋,这会儿正面朝里躺床上呢。
蒋月把筐递给男知青,进屋磨磨唧唧站到司宁宁床边。
蒋月性子有些傲娇,即使和司宁宁和解了,但日常交流接触并不是很多,平时交际,也就点头、“嗯啊哦”几声。
看出司宁宁的不对劲,蒋月犹豫了又犹豫,最后试探开口:“哎,你怎么了?卖鸡仔的说话不好听?”
“没有……”司宁宁有气无力回答了一句,蔫蔫摆手,“就是有点困,我先睡了。”
“晚饭不吃了?”
“不吃了。”
“那口粮不是白出了吗?你是不是傻?吃完再睡不行吗?”
蒋月顾虑很在理,但是司宁宁真提不起那个劲儿。
来大姨妈本来心情就不太好,下午又泡了凉水,这会儿腰酸不说,小肚子也胀得难受。
蒋月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司宁宁一下子没忍住,倏地翻起身推了蒋月一把,“我都说了不用、不吃,你能不能让我安静待会儿!”
平时机灵的像百灵雀一样的人,忽然就炸毛了,眼睛瞪圆乌拉乌拉的,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
蒋月不知道司宁宁为什么会这样,不过好心提议却遭到这样的对待,她蒜头鼻鼻翼张合,也被气的不轻,“你这人怎么这样?我明明是好心!”
司宁宁这会儿哪有耐心听她继续叨叨?
“Duang”的一声,人又躺下了,反手拿枕头捂住脑袋,再次把蒋月气得一记倒仰。
“好心当成驴肝肺,资本主义大小姐做派!你看我以后还管不管你了!”蒋月狠狠跺了跺脚,“啪”的甩上房门走了。
刚好饭熟,徐淑华从厨房出来喊人吃饭,看见蒋月气得炸毛,茫然的顺口问了一句,“咋地啦?”
“不知道!”蒋月铿锵有力一声哼,转身出了堂屋大门。
“这要吃饭了,你还去哪儿啊?”
徐淑华喊了一句,无人应答。
“咋跟个炮仗似的?还没点呢就着了?”
……
晚饭徐淑华喊司宁宁,司宁宁没起,等她醒来,已经是后半夜三点多了。
第127章 她帮不了他们
屋里是姑娘们绵长的呼吸声,外面是蝈蝈等小爬虫的叫唤声,司宁宁听了一会儿,试探性翻身,察觉没有侧漏这才小心爬起身,套上鞋蹑手蹑脚出了房间。
肚子有点饿了……
司宁宁进了空间,先是去了洗手间,紧接着有去厨房洗了点米熬粥。
趁熬粥的空档,司宁宁窝在客厅沙发,把白天赚的钱一股脑都掏了出来。
大多都是一两角的毛票,其中最大的面额,就是莫北给的那张黑拾元。
这个年代rb最大面额就是十块,问世时期不同,叫法也不同,就比如说十块钱吧,光司宁宁知道的就有两个叫法,一个叫“黑拾元”,另一个叫“大团结”。
黑拾元出的套数不多,市面上很少能见到流动的,在后世也比较有收藏价值。
司宁宁把那张黑拾元抻开,或近或远反复的看。
纸币上折痕不多,磨损也不大,看得出莫北平时保管很用心。
司宁宁鹿眸闪烁转了转,心里莫名产生了一个想法。
收藏用心,一方面可能因为这张纸币的数额不小,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能看出一点莫北的性格和为人呢?
拇指抵着中指在纸币上弹了一记,司宁宁起身去了书房,来回在书架前徘徊两圈,从上面抽下一本成语词典,随便揭到居中部分小心把那张黑拾元夹了进去,继而一路将词典带到客厅。
之后如法炮制,但凡看见保存程度不错的纸币,司宁宁都小心将其捋平放进词典中夹起。
她空间有电脑有手机,却没有网络,这些东西收藏也好,打发时间也好,总得找个“兴趣”爱好,丰富娱乐一下生活。
二十五斤米卖了十二块五毛,两大包共计六斤的面条赚了四块,军用水壶十二块,一大摊票子数完,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二十八块五。
看着不多,却是这年代中产厂工一个月的工资。
再把收藏起来的票子一去除,手里灵活支配的钱就只剩下十六块五毛二,这里面还包括司宁宁原有剩余的一块多钱。
十几块钱摞在一起,厚厚一沓捏出一万块钱的手感,司宁宁觉得自己挣了一笔大钱,又好像没有完全挣到。
这笔钱在一众知青里头,肯定是富余的,可结合司宁宁以前的生活状态,这点真不够看的。
下次放假不知道什么时候,思来想去,司宁宁决定等天亮再去一趟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