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算术简单,你在知青点想几个题型套一套不就行了?我跟你不一样,我要编写课文……你呀,就老实点吧。”司宁宁说着,端起饭盒往外走,“我洗饭盒去了,白天太累了,今天早点洗漱睡觉吧。”
累是不累的,只是不想让僵硬尴尬的氛围下继续下去而已。
教书是个肥差,半天就能得六个工分,另外半天如果想下地干活儿,就能得到更多的工分,踏踏实实一天干下来,能顶人家干一天半。
有这么好的差事摆在眼前,落选的人别管因为什么原因落选,但凡落选了,心里总会有不平衡和不得劲儿的时候。
然而狼多肉少,这一遭是必经之路,熬过这几天应该会好一些。
司宁宁利落洗好饭盒,打水洗漱一气呵成。
天色虽然已经暗下,但时间还早,司宁宁点燃煤油灯,压着蚊帐一角坐在床沿翻看从莫北那儿借来的书,偶尔会拿笔在本子上草草写上几笔。
“你写什么呢?”徐淑华坐在床边洗脚,看司宁宁模样认真,她好奇歪着脖子瞟了两眼,看时不经意将司宁宁写出来的东西念出声,“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每一位老前辈们在军事中、工业中奉献自己的一生和子孙的未来为祖国添砖加瓦,同时用生命书写下一段段忠贞传奇的故事,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要继承革命老前辈们坚韧不屈的精神和不惧风雪、不怕困难的体魄与品格……”
越念到后面,徐淑华声音越大,司宁宁有点不好意思,胳膊肘挪动遮了遮,想到什么,又撤开手大大方方给徐淑华看,“我这么写,是不是有点太冠冕堂皇了?”
(本章完)
第227章 双赢
徐淑华瞪大眼看司宁宁,怔然又吃惊地摇头,“没有,完全没有!就是、就是怎么说呢?”
徐淑华苦思挠了挠头,想了半天才道:“就是这段说辞跟我以前学校的国文老师一模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徐淑华认真地望着司宁宁,“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说到教书,队上的又都是七八岁的小孩子,我以为只需要教他们认一二三四,摆脱大字不识的窘迫就可以了……”
坦白地说句心里话,爱国精神和铭记革命老前辈的事迹,徐淑华都懂,可她却完全想不到这方面……
一听没什么大问题,司宁宁微微松下一口气,同时口吻轻缓平缓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常说三岁看到老,好多人把这句话用在贬义上,但我不这么认为。”
“这句话着重的意思更应该在强调孩子在年幼阶段的重要性。”
“呃……”
别说是徐淑华,对面床铺的蒋月和宋小芸也有点懵,“可是这个和革命老前辈有什么关系?”
“是没有直接关系。”司宁宁颔首,“不过我的意思是,这个年龄段是最容易也是最好建立起爱国精神和塑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三大观点的时候。”
“老师的任务没有那么简单,除了是教书认字,还需要尽自己所能,为后起朦胧者立起正确标杆。”
徐淑华等人瞬间哑口无言。
司宁宁说得都很有道理,但在徐淑华等人的认知中,像什么立标杆、社会价值观、人生哲学等等,那些都应该是更高层,更深入的东西,就算要讲,也不应该是她们来讲,至少得是高中老师,甚至更高级别的人物来讲述引导……
她们还不够格……
虽然这些话有点难以启齿,但不可否认的是,司宁宁的这一席言论,让蒋月明白了自身的不足,也让徐淑华和宋小芸间接明白自己落选的原因。
不同家庭出身的人,真的是有差距的。
司宁宁就是个例子,她的目光与眼界,永远甩她们八条街……
不服气也要服气了。
徐淑华用脚后跟把洗脚盆怼进床底,两只脚丫子拍巴掌似的对着“啪啪”来了两下控去多余水珠,“你写的这段词太有读书时候的感觉了,搞得我都不想去干活儿,就想跟着你一起去上课!”
司宁宁合上本子用书压着,失笑摇摇头,“还是收拾收拾睡觉吧,难得假期,自己安排时间休息比干什么都踏实惬意。”
说着话,揭开蚊帐爬上床铺。
司宁宁拢好蚊帐躺下,对面床铺的蒋月瘫在床上附和道:“我觉得也是。各项工作都有各项工作的压力,反正我是决定了,在迎来新的压力之前,第一天怎么着我也要好好休息休息,谁也别想来使唤我!”
光明正大偷闲的俏皮话,成功逗笑屋里其他几个姑娘,煤油灯很快灭下,黑暗中伴随翻身的窸窸窣窣声响,众人又随意的唠了几句,便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开始酝酿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