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物资回到年代(137)

作者:唐阿谣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罢,又弯弯唇笑道:“吃吧,不值当什么,我这儿还有。”

“谢谢姐姐。”周小翠点点头,踱步蹲到司宁宁身边,啃了一口黄瓜,道:“好脆……比我家种的好吃。”

“知青姐姐,你最近都要忙么?以后还管猪栏的活儿吗?你不在,禾谷他们都不过来了。”

玩游戏都聚不齐人了。

“管,怎么不管?等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一桶水已经摇满,司宁宁拎桶往外走,“等闲下来了,我教你们写自己的名字。”

“嗯!”

霍朗已经锄完了草,司宁宁回到打谷场时,他已经清扫完了小石子,正往牛身上套石磙。

“这水怎么洒?”司宁宁问。

“只要地面能湿,怎么洒都行。”霍朗道。

司宁宁点点头,一边走,一边从桶里往外拨水。

天热,地表很干,拨出去的水散开落地,依稀能听见“滋滋”被泥土吸收的声音。

地面湿迹不过眨眼功夫就干得透透的。

司宁宁来回跑了四趟,地面才勉强维持半干半湿的状态。

瞧她小脸通红,额头挂满汗珠,霍朗往一侧抬抬下巴,“去那儿坐会儿。”

题外话:

阿谣碎碎念:欢迎小可爱们捉虫?

另外,1号阿谣想请假一天,大家觉得怎么样(期待)

(本章完)

第147章

霍朗手里细竹条在牛背上碰了碰,黑皮毛发稀疏的水牛就拖着石磙走动起来。

司宁宁一抹额头上的汗,顺着刚才霍朗指的方向看过去,日头转动,打谷场边缘的稻草堆底下,已经凝出一团阴凉。

环顾一圈没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司宁宁就小跑到阴凉底下坐着,等待霍朗下一步吩咐。

刚坐下,又想起桶里还有刚摘的小黄瓜,司宁宁一股脑爬起,扒着桶往外拿黄瓜,问:“霍朗同志,我这儿有婶子们塞的黄瓜,你要吃么?”

霍朗没吭声。

司宁宁嘴唇抿了抿,一侧打麦子的大叔笑道:“黄瓜解渴,咋不要?知青同志,阿朗估计没听见,你给他送过去,他保管接。”

霍朗专心赶牛,那木栓一头架在牛背上,一头拖着石磙,走一步,“咯吱”一声,声音不算大,却十分刺耳。

司宁宁觉得,霍朗很有可能真的没听见她说话。

想了想,她拿起两个小黄瓜朝霍朗走去,“喏。”

霍朗斜眼看了一眼那翠绿翠绿的小黄瓜,本来想说不用,又见司宁宁被太阳晒得睁不开眼,他默了默,躬身一口把那小手里的黄瓜叼走。

“……”司宁宁一阵无言,后知后觉补了一句,“嘴巴真大。”

一张帅脸,腮帮子都被撑得变形了。

“……”

这下无语的变成了霍朗。

他腾不出手,觉得刚才那一幕,就跟眼前这小姑娘喂他吃东西一样,他心里还有点别扭。

现在那点别扭,彻底破功。

霍朗两口咽下黄瓜,睨着司宁宁开口赶人:“去那坐着去,一会儿这牛回头顶你一下。”

司宁宁有点怕那大黑牛,往回退了一步又问:“还有一个呢?”

“一会儿忙完,我自己拿。”

“哦!”

司宁宁原路折回。

桶里还有四个小黄瓜,她给隔壁打麦子的叔也送去了两个,之后就跟乖宝宝一样,坐在阴凉处一边吃瓜,一边跟隔壁的叔唠嗑:

“知青同志,你们城市上面也种地么?”

“有种地的。不过一般都种大白菜什么的。还没见到有哪里种粮食。”

“那你们平时都吃什么?”

“嗯……”回忆原身记忆,再加上自己对这个年代的了解,司宁宁斟酌地开口解释:“北方大多吃面食,城里有商品粮,这粮大多都是全国各地农村种出来再运过去的。”

城里人进入国营企业的机会更大,论待遇,确实要比村里人好太多太多。

怕隔壁大叔误解觉得不公平,司宁宁又补了一句:“咱们在村里种地,每年能凭工分分粮、分肉。城里的商品粮也不是白得的,每个月按照粮油本供应给钱给票去粮站领。”

“啊这……要钱还要票,这跟买也不差什么啊!”

司宁宁点点头,“是这样的。不过粮油本每月供应固定,成年男性一个月30斤,女性28斤,也算是一种保障。”

大叔把脱完麦粒的麦秆插起来摞到一起,唏嘘道:“固定归固定,每个月上哪儿整那么多钱和票去?我以前觉得城里人享福,现在这么看来,还不如我们乡下的泥腿子呢?”

“各有各的好处吧。”司宁宁随口应答。

她没有说的是,城里人进入国营企业的几率大,但凡进了国营饭店、邮局、纺织厂之类的企业,每月工资少的18块,非领导级别的员工最高能拿到43.5元,还有各类票券补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