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娘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孟锦绣是在开玩笑,忍不住嗔了她一眼:“孟小娘子就会胡乱打趣,这会儿连宫中的事都编排上了。”
“儿可万万不敢。”孟锦绣听着崔九娘的嗔怪声,连连摇手,她调皮的冲崔九娘笑笑,将手中盛银耳羹的碗放下,从食案上拿了一块桂花糕吃。
崔九娘想了想,又道:“不过那日,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我看长公主似乎从头到尾都板着一张脸,就连乞巧的时候都没有离座,想来心绪不佳。”
孟锦绣听提起长公主来,吃着桂花糕的动作倒是顿了顿,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那日在东市碰见江少卿的画面。
她朝崔九娘看过去,试探着问道:“长公主心情不好,莫非是跟江少卿那日未参加宫宴有关?”
崔九娘略想了一会儿,然后便摇摇头:“那倒不至于,江少卿向来就很少参与这样的场合。而且他平日里,同长公主的关系也不亲厚。长公主心情不好,估计多半还是跟那位驸马有关。”
孟锦绣听着崔九娘提起驸马,知是后来长公主新婚配的夫婿,并非江少卿的生父,遂抿抿嘴角止了话头。
崔九娘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改介绍出席宫宴的郎君们,还特意提到了卫尉寺和那位郑郎君。
孟锦绣见崔九娘一提起那位郑郎君时,眼睛亮起来的模样,心中恍然。看九娘这副模样,想必心里对那位郑郎君很是喜欢。
孟锦绣这样想着,便抿着嘴望着她笑,崔九娘见孟锦绣笑眯眯看着自己,竟然破天荒的红了脸,待想重新板起脸来的时候,紧接着自己却绷不住也笑了起来。
崔九娘笑过了之后,又嗔怪的瞧着孟锦绣说道:“孟小娘子心思玲珑剔透,实在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孟锦绣向来觉得崔九娘性情直爽,不扭捏作态,这份真性情最让人喜欢。
她说道:“九娘不过是心悦那位郑郎君而已,说出来也没有什么好害羞的,怎么非要特意瞒我?”
崔九娘未料到孟锦绣会这样说,她惊讶的看她一眼,想想她说的似乎没错,便点点头:“孟小娘子这话没错,确实没什么好害羞的。”
孟锦绣见她这样直接承认了,反倒笑起来。转念想到那日在东市酒肆听到的八卦,孟锦绣又好奇的朝崔九娘问道。
“九娘刚才说到卫尉寺,可知里面有位姓卢的郎君?”
崔九娘看向孟锦绣:“孟小娘子问的是卢掌固?倒是之前去卫尉寺的时候,遇见过几次。”
孟锦绣听到还真有此人,点了点头。却没想到,不久之后这位传说中的卢郎君,竟来了她这食肆里。
第44章 秋日时令、卢郎君
最近这些时日里, 因着仔姜焖鸭等秋季新菜品的畅销,一到了饭点,小食肆中便热热闹闹的, 一直持续到下午人才少些。
而在这热闹的食客当中,孟锦绣发现最近常会来一位陌生的郎君。
这位郎君总是一个人前来, 靠窗挑处安静的角落坐了,点一盘姜汁拌藕和一道白菜豆腐卷, 然后就配着芝麻胡饼, 一个人安静的吃完再离去。
之所以孟锦绣会记得这样清楚, 是因为这位郎君长得实在太好, 一身月白色圆领长袍,前襟和衣摆上绘着寥寥几片青竹叶, 一双标准的杏眼, 眼尾处却微微向下垂, 唇色浅淡, 皮肤也较别人更白皙些, 整个人儒雅中显出几分脆弱的俊美来。
柜台后面, 阿萝今日一见这位郎君走进来,立刻兴奋的拽了拽孟锦绣的衣袖。
她压低声音说道:“小娘子你看,今日那位好看的郎君又来了。”
这几日里, 阿萝一见到这位陌生郎君出现在门口,一双眼睛便不自觉地放光,那模样像极了前世追星的少女。
孟锦绣笑着看她一眼,伸手将柜上的账本拿到面前,佯装看昨日阿风算的账目。
阿萝见状, 忙感激地冲小娘子笑笑,然后就三步并作两步的从柜台后面走出来, 领着这位郎君绕过青竹架子,去安静的角落处找座位。
片刻之后,阿萝又从青竹架子后面绕回来。
她兴高采烈的朝孟锦绣说道:“小娘子,今日那位郎君点的仍是姜汁拌藕和白菜豆腐卷,还有两只胡饼。”
孟锦绣听着这老三样的菜品,道了一句“知道了”,她将账册重新放回原处,转身去小厨房里捣腾菜品。等将两盘菜做好后,孟锦绣端着个小托盘,并两只热腾腾的胡饼,不急不徐的朝那处角落走去。
最近天气不似前几日那样热了,又时常有风吹过,所以食肆里的竹帘都卷了起来,透过窗户,能看见外面来往的行人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