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风忙着转身出去:“小娘子,两条鱼够不够,我再去鱼池里捞两条过来。”
“也好。”孟锦绣点了点头,目送着阿风掀开帘子出去。
她回过头来,继续朝阿青说道:“不过倒也不着急,如今天还热着,这烤鱼未必能像河鲜小炒一样受欢迎。等入秋以后,天开始冷下来了,方能显出这烤鱼的魅力来。”
阿青“哎”了一声,听小娘子这样说,觉得实在是有道理的紧,将头点的像是拨浪鼓似的。
孟锦绣又教导他从什么地方下刀砍鱼,怎样润锅才不会将鱼皮煎破,正说着,就见阿风匆忙的走了回来,一脸激动的看向孟锦绣,说圣人亲自下的诏令到了。
孟锦绣讶然:“怎么这样快?”
阿萝连忙伸手推她:“小娘子别愣着了,赶快去收拾收拾。”
食肆里面,孟锦绣听着宣读诏令中,孟氏慧智兰心、娴雅端淑、品貌出众的话,初时还不觉得什么,越往后听越觉得有些心虚。
这些当真都是形容她的?
不知崔公和邱公二位,当着圣人的面说了多少好话,这诏令上形容的实在是完美无缺、仿若只在天上有一般。
等将这诏令宣读完毕,圣人又一并赐了不少东西,说是给她添妆用的。这更是出乎孟锦绣意料之外,意外后又惊疑,总觉得这似乎于礼上不合。
阿萝却想的十分简单,她瞧着那宣读诏令的人离开了,整个人松快下来,笑嘻嘻朝孟锦绣说道:“圣人送的东西,小娘子放心收下就是了,难不成圣人还能再收回去不成?”
孟锦绣听着阿萝的话,想了想,觉得话糙理不糙,便也笑了起来。
她点点头:“这话说的也对。”
孟锦绣眯起眼来思索,或许圣人觉得她一市井开食肆的小女郎家家,身边无甚积蓄,怕她出嫁时候妆奁单薄,所以起了天家的同情之心呢?
这么想来,圣人果真是位仁德之君。
孟锦绣弯起了眼睛,从心里将圣人从头到脚称赞了一番,然后转身回了厨房里面。
她见阿青已经将两条鱼都煎好,正在认真的琢磨熬汤汁的技巧,也不去打扰他,自去忙活自己的事情。
昨天下午,阿萝提醒她花圃子里种的那些薄荷长得极好极密,就是有些太茂盛了些,照这样下去,恐怕会将花圃子都长满。孟锦绣想了一下,干脆摘了不少薄荷叶子,洗干净了准备做些吃食。
她要做的是软香糕,做法不难,只是讲究“二粉二汁”。
其中“二粉”好说,指的是糯米粉和梗米粉各一半,混合匀了即可。“二汁”里面,一是指糖水,用饴糖加温水调匀了,另外需要的就是这薄荷汁。
孟锦绣将洗净的薄荷叶捣出汁水,然后隔着纱布细细滤出汁子,等将这薄荷汁子和糖水同二粉混合均匀了,再上锅蒸。这做好的软香糕入口绵软香甜,有股薄荷的清凉味,这个时节吃起来,倒是意外的合适。
或许因为太合适了,也许是因为这糕清清凉凉的,吃起来格外舒爽,所以孟锦绣就多吃了些。
等午饭的时候,阿青将那两条烤鱼端上桌子,孟锦绣闻着香气扑鼻的烤鱼,有些后悔的用手捂上肚子。
阿青三人围坐在桌子旁,瞧着烤盘里那卖相和味道都颇为不错的烤鱼,不住的咽口水。
阿青吞下一口口水说道:“这两条鱼,按照小娘子的吩咐分别做了麻辣的和清汤的,只是没放涮菜,先尝尝这烤鱼的味道如何。”
孟锦绣点了一下头,心想幸亏没有放涮菜,不然他们四人吃这么大的两条鱼,怕是要剩下不少。
孟锦绣拿筷子夹起鱼肉,分别尝了一口,忍不住点头。阿青将这鱼煎的十分不错,外皮金黄焦香,被汤汁一浸,变得微微软下来,嚼起来十分劲道。里面的鱼肉则鲜嫩,用筷子夹着在汤汁里面搅几下,鱼肉外面就裹上醇厚鲜亮的绛红色酱汁,配着米饭吃的停不下来。
所以,当这一顿饭吃完,孟锦绣就发现自己估计错了,这两条鱼被四人吃的干干净净不错,瞧阿萝和阿风二人那样子,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
阿青舔了舔蘸着麻辣汤汁的筷子,砸吧一下嘴,评价道:“这麻辣的比清汤的要好吃,不但味道上更足些,而且爽辣开胃,越吃越过瘾,根本停不下来。”
孟锦绣想了想说道:“不过,若是加上涮菜的话,这味道还是欠一些,下回再改良一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