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孟锦绣的动作,厨房里传来哒哒哒的响声, 绵长的山药粥香味夹杂着小菜的鲜咸,引得人不自觉得腹中饥饿起来。
里正娘子在一旁瞧着孟锦绣的动作,见孟锦绣又揉了面团,似要用剁好的肉馅包笼饼,忍不住自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孟锦绣见状,只朝她浅浅一笑,手中的动作却利落,包了她惯常包的豚肉馅笼饼,一齐上锅蒸了。
待早饭做好之后,孟锦绣端着三碗热腾腾的山药粥,并两盘小菜和那笼饼,朝厨房外面走去。
屋子里,里正夫妻二人早已被那香气勾起了馋虫,此时见孟锦绣端着吃食走出来,忍不住朝她这里看过来。
孟锦绣将粥和小菜并那笼饼在食案上放好,朝二人笑着开口:“儿新做的朝食,因着早晨时间太过仓促,只能临时凑些,请二老不要嫌弃。”
里正客气了几句,迫不及待的拿过一只笼饼,先是好奇的看了看,然后就张口咬去。
这笼饼一入口,一股浓香立刻直蹿进口腔,那肉馅爽滑软嫩,外皮薄而劲道,热腾腾的吃下去,只觉得滋味鲜美、回味无穷。
孟锦绣见里正三两口就吃掉一个,又伸手拿第二个,笑着说道:“这笼饼是豚肉馅的,里面加了葱姜和酒,所以吃起来不腥。皮子却没有用发面,一来早上时间不够,二来若是用发面的话,口感便不会这么劲道,皮子也不会这样薄。”
里正听着孟锦绣话,想想果真是这样,连忙点点头。
里正娘子却对那山药粥极为感兴趣,等稍微放凉了一点,她就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子,朝嘴里放去。
这山药粥一入口,她立刻被这绵密口感惊住了,连忙又拿起勺子喝了两口,只觉得那山药嚼起来十分软糯,同这一勺子米粥热乎乎的喝下去,浑身都暖洋洋的,十分舒坦。
孟锦绣贴心的开口:“阿婆喝的慢些,当心粥热烫口。”
见里正娘子似乎极为喜欢这道粥,索性又解释道:“这面山药吃起来软糯可口,最是适合熬粥或者炖汤的。况且山药健脾,春日吃起来正好,阿婆若是喜欢,平日里可以经常做来吃。”
里正娘子惊叹道:“从前倒是不知道,阿锦的厨艺竟这么好。”
孟锦绣迎上里正和里正娘子的注视,浅浅的勾起唇角,倒是收下了二老的夸奖。
她笑笑:“儿在长安城中开了一间小食肆,这些朝食都是惯常做的,所以便手熟些。”
里正娘子听着孟锦绣的话,很是欣慰的点头感叹:“如此甚好。这样一来,你娘亲便也放心了。”
孟锦绣朝里正娘子笑笑,她方才说这番话,为的就是安二位老人的心。等三人将早饭吃饭,竟是半点菜都没剩下。
孟锦绣起身,想要收拾盘子,却被里正娘子含笑推了出去。
里正娘子朝孟锦绣摆摆手:“这些放着我来,阿锦且出去逛逛,也好舒散舒散。”
孟锦绣承了她的好意,点点头出了院子。她想着昨日里正说过,山中杏花开的正好,索性顺着方向,朝山底下走去。
沿路树木都已经绿了,清晨的阳光洒下来,照亮了整座平安镇,远处的院落中飘起袅袅炊烟。孟锦绣感觉到微风吹拂,弯起眼睛笑笑,她看着前面不远处,漫山遍野盛开的杏花,果然灿若云霞,好看的紧。
孟锦绣从山下安静走了一会儿,又认认真真赏了一会儿花,感觉心情终于舒畅起来,她伸手折了一枝杏花,心情愉快的朝山下走。
看着时间还早,孟锦绣索性买了些蔬菜、春笋并两只鸡回去,打算中午炖鸡汤。
一回了里正家门口,几名小女郎正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笑着打秋千。见到孟锦绣回来,几名小女郎都围拢上来,拉着她往秋千上坐。
孟锦绣看着浅笑嫣然的小女郎们,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其中一人,也笑着往秋千上坐了。
小女郎们七嘴八舌说道:“孟姐姐荡的高些,若是长长的绦带迎风飘起来,实在好看的紧呢。”
孟锦绣眯起眼睛笑着说好,双脚轻巧的一踩地面,来回荡了几次之后,便在小女郎们的惊呼声中,高高的荡了起来。
孟锦绣只听耳边传来“哎呀”、“孟姐姐小心些”的提醒声,再就是叽叽喳喳的笑声,孟锦绣也抿起嘴巴笑了起来。
随着高高荡起的秋千,远处杏花林和山坡皆映入眼中,风景优美如画。在这如画的美景当中,一袭熟悉的天青色袍子映入视线中,紧接着是江洵颀长笔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