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这段日子,刑部中的事倒算是理顺了,况那宗案子牵扯到的一干人员已经尽数查清,估计年节之后,便不会再像如今这般忙碌。”
孟锦绣听他提起刑部的事情,倒是有些好奇。
她朝青竹架子外面看了一眼,见客人们皆吃的热闹,无人注意这边,低声问道:“你之前说的那位上官,人选已经定下来了吗?”
江洵看着孟锦绣这谨慎的模样,倒觉有些好笑,他点点头,亦配合她压低了声音:“虽未最终定下来,但圣人心里已经有了数。听说那位邱公在任上便颇有威名,今年水患被临时任命,上任伊始便雷厉风行,手段很是干脆有效。”
孟锦绣点点头:“这样听起来,的确是位能人了。”
她说完之后,看江洵似笑着朝自己看过来,又小声补了一句:“江少卿自然也是能人。”
江洵见孟锦绣这样笑盈盈的夸赞自己,不禁望着她低笑出声来。孟锦绣待要收起脸上的笑意,却见他拿起一旁的大勺子,亲舀了一碗腊八粥放到自己面前。
江洵:“说了这么久的话,必定饿了。这一盅腊八粥量不算小,姑且算是陪我吃一碗。”
孟锦绣中午吃过了一碗羊杂汤,并多半个胡饼,此时倒不算很饿。不过,想到他方才用那修长手指,拿起汤勺舀粥的模样,心中倒是有些意动。
孟锦绣犹犹豫豫的开口:“中午已经吃过饭的,虽没吃这腊八粥,但早上熬粥的时候,却也尝过的。”
“嗯。”江洵轻应了一声,手上动作却不停,伸手给她拿了勺子,又将那碗再朝她面前推推。
见孟锦绣看他,江洵低声道:“虽是尝过的,但这盅却还未尝过,说不定滋味比旁的腊八粥更香甜些。”
孟锦绣听他这低声软语,只觉得面上又开始发烫,连忙拿起勺子喝粥,遮掩住脸上的异样。
却听耳边,江洵继续说道:“某方才说起刑部那些事情,是因为年后,这些事情便能忙完了。等到了上元灯节那日,咱们一起去街上看灯,你说可好?”
孟锦绣拿着勺子舀起那腊八粥,又放下,然后又舀起。这样来回了好几回,她才闷着头低低说出来一个“好”字。
……
等江少卿喝完腊八粥离开之后,阿萝瞧着孟锦绣慌乱的背影,有些纳闷的眨眨眼睛。
阿萝朝阿风问道:“奇怪,咱们小娘子平日里最是从容镇定的,也不知道江少卿对她说什么了,竟然这么慌张?”
阿风瞧了阿萝一眼,本就是这个年纪的少年郎,想到江少卿可能对小娘子说的话,脸色微微发红:“可能,是江少卿同小娘子之间的秘密吧。”
阿萝看着吞吞吐吐的阿风一眼,又自己想了想,接着脸上露出来个恍然大悟的表情,她捂着嘴笑笑,瞧了一眼厨房中孟锦绣的背影,没有去打扰。
刑部中,大理寺卿悠闲的坐在书案后面,看着面色从容,将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的江洵,脸上露出个满意的笑容来。
嗯,砚之如此的勤奋能干,他这个当老师的,心中甚是欣慰、欣慰的很啊。
大理寺卿伸手拿起面前茶盏喝了一口,朝江洵问道:“砚之今日,似乎心情很是不错?”
江洵从手里那份案卷上移开视线,他朝一旁屏息听令的刑部官员挥了挥,那人连忙退下,还识相的替二人关上了门。
江洵这才露出个淡淡的笑容,朝大理寺卿说道:“老师慧眼如炬,当真什么都瞒不过。”
大理寺卿一笑,好奇的问道:“观砚之这副神态,可是近日里红鸾动了,却不知是哪家小娘子?”
江洵被崔公这样盯着,面上微微有些发红,却也没有否认。
他道:“却还没有定下来,老师先不要打趣学生。”
“咦,竟是如此吗?”大理寺卿倒是惊讶了,他用手指捻了捻胡子,见江洵不欲说,便也没有再追问。
紧接着又默默从心中感叹了一声,说道:“你们年轻人这情情爱爱,就算还未定下,也瞧着让人羡慕的很。就是不知道我家那小九,什么时候也能跟砚之一样,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喽。”
江洵想起崔九娘和郑迁之间的事情,倒是从心中动了一下。就在前两日,郑迁竟然巴巴跑过来,询问他崔九娘近日在不在大理寺中。
江洵笑笑:“依学生想,说不定也快了,老师不必为此焦心。”
大理寺卿只觉得江洵是在安慰他,只点了点头,也没再言语。不过想到若是小九嫁了,便不能成日陪着自己这阿翁了,便又从心里舍不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