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番外(345)

“越是这个时候,陛下越要照顾好自己。”她柔声劝:“您不是一个人,朝政上的事情有相阁大臣可为陛下分忧,后宫之事,自有贵妃贤妃与我。陛下不必一个人撑着。”

“我知晓陛下放心不下太后,我已叫沁芳姑姑在配殿开辟出了一处小榻,陛下暂且歇一歇,即便睡不深,闭目养神也是好的。”

顾青昭回了内殿,贵妃贤妃见状,看了眼太后,这才轻脚掀帘出来,轻声问:“陛下呢?”

“午后相阁大臣们要进宫,我已经劝说陛下先去休息了。”

贵妃连连颔首,“陛下这些日子心力交瘁,偏偏陛下要强,始终不愿停下来,到底还要你劝着才好些。”

“朝政当前,太后身子又不好,陛下自然更不能倒。陛下自个儿也是知晓其中轻重的。”她解释了一句。

“如今要紧的就是太后,太后这样病着,每日也不能少了人看顾。”贵妃怕吵着太后安睡,轻声道:“我与贤妃已经商议过了,咱们三人分别领着婕妤以上的嫔妃侍疾,你怀着身孕,每七日里来一回,其余的便是我与贤妃轮流着来。”

两人是顾及着她腹中胎儿,自是出于好心,可顾青昭没答应,“我腹中胎儿眼下已足三月,已经安稳了下来。如今到底还没显怀,与常人无异,行动并不吃力。二位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太后病重,我若不能尽孝塌前,终究于心不安。”

贵妃贤妃对视一眼,略有些迟疑,“只是你终归怀着孩子,怎能劳累……”

“我知道二位的忧虑,等腹中胎儿六月大后,我必定就好生安养不四处走动了。”

贵妃沉吟许久,见她实在诚挚,到底还是应了,“那你定要自个儿珍重着,太后病重,可皇嗣也同样重要。”

“是,我晓得。”

只是贵妃终究怕她出事,安排了白嫔和李婕妤两个稳重的人与她同日侍疾。

景安五年仲夏的夏日,因着朝廷的内忧外患,整个大邕人的头上皆笼罩着一层阴影。

宫中所有宴会取缔,民间的歌舞集会也顷刻锐减。

可这年的酷暑并不因为大邕民间的冷清而有些消减,入了六月中时,更是严重起来,就连黄河沿岸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土地也渐有干裂。

“陛下,黄河已入汛期,如今却十分干裂。若是入了七月骤然暴雨,只怕洪灾会危及数万民众性命。”蓬莱殿内,相阁大臣们个个面色肃然。

“传朕谕令给滑州、汴州诸地刺史,务必严肃对待,每日不间断巡视堤坝,更要提前做好布防,一旦有灾情,立刻转移民众。但也不可大肆宣扬引起民众恐慌,必定要落到实处。”

“是!”

符申躬身说道:“前些日子陛下派遣去各州的宣抚使已经快要抵达。早年陛下在两河沿岸设下的布防亦还在,只要各州官员各司其职,黄河沿岸必会安宁。只是蜀地旱灾越发深重,虽各处救灾措施皆已落到实处,可仍有部分地区缺少水源,民间不知何时起更是渐有蜀地将发地动之谣传,如今人心颇有浮动。”

唐昀立时就沉了脸,“可有查清这谣传来源?”

符申脸有愧色,“今年灾情实在罕见,有人拿多年前蜀地地动说事,后来便愈演愈烈,如今实难以追根溯源。”

国子祭酒姚进闻言便道:“眼下这形势,若是大肆追查,怕是更引起恐慌。”

第265章 宣抚使

“姚大人所言甚是,此事必要从长计议。”

“近日司天台监遍查蜀地往年地志,也提及有此忧虑。”符申抬眼说道:“只是地动一事,古来便无法预料。好在这谣传只是在京城而已,蜀地百姓并未捕风捉影。”

唐昀颔首,“唯今之计,便只能知会各州各地官员严于防范。若是真有灾情,也唯有本地官员能及时转移民众。况且眼下旱灾未解,百姓疲敝,若再徒添惶恐,更是伤民。”他看向符申,“各地救灾款项,可有一一送往?”

符申便拱手道:“陛下明德,督办官员等不敢有失。只是渝州等地灾情显著,只怕一时难以将息,还需后续增援。”

尚书令立马脱列道:“户部日前已在筹办此事,只待陛下调选宣抚使后,定下章程拥款前往救灾。”

历来宣抚使下民间,因山高路遥舟车劳顿,算是一个苦差事。但宣抚使因其救灾救民的特殊性,极易得民心,是以此差必得是景安帝信重的皇室之人或是皇戚。若是臣子,也必得是德高望重的忠臣。

五月赈灾时,礼王和南陵王倒是上蹿下跳地想去。只不过唐昀派遣的是年仅十七岁的和王和顺王,又辅以几位老臣前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