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祁肃的聊天,第一句话就让江言贞想翻个白眼。
肃:不会包你就多吃点
肃:下回来蓉城我带你吃
肃:蓉城的红油水饺你一定会喜欢的
肃:[图片]
肃:我家也在准备,我先去帮忙
肃:拜拜
看在后几句还算好听的份上,江言贞点点手机回复了一句“等你请我吃”就找好姐妹去了。
清榆:[图片]
清榆:你不会姐会[墨镜嘚瑟黄豆]
这女人怎么这么嘚瑟!
图片是从安自己包的饺子,精致好看,一点不比店里卖的差,让江言贞眼红了好一会儿。
为什么老哥和从安都会包饺子,就自己不会,太不公平了!
和从安斗了几句嘴,约定了初三去她家给从家父母拜年就不再聊了。
江松那边饺子也包好了,现在是四点多。
后面就是厨房里面的事情了,备菜做饭、炖肉、蒸炸煮炒,什么都要往上弄,所以几乎要准备个将近两个小时。
厨房里的事儿就跟兄妹俩没有关系了,毕竟两人是小辈,这边的习俗是要有丰富掌勺经验的人掌勺年夜饭,而且年夜饭也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的,于是这边忙完了准备工作,两人就停下了活计。
除夕的下午,还有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并且一定要赶在年夜饭之前。
兄妹俩要和往常一样,去扶贫区的后山上祭拜父母。
同县的习俗是除夕下午和初二白天给过世的亲人上坟,每年,两人都是在包完饺子以后去的。
江家父母去世时,居住的地方在城中村,户口也在那边,因此是土葬。
江松洗干净手,两人去车后备箱拿上采购时准备好的纸钱等物品,上了后山。
取了几张黄纸垫膝盖,江松跪下给父母磕了三个头,然后在坟头点燃纸钱和一些其他纸扎的祭品,最后上了柱香。
“爸妈,今年妹妹得了老天眷顾,我们都不用再过苦日子了。你们生前儿子没能力尽孝,还请爸妈不要怪罪,儿子给你们烧了纸钱和其他用品,你们一定要好好接住啊。爸妈,你们安心在天上,我和妹妹都很好。”
江松祭拜完起身,江言贞上前,跪在那两处铺了黄纸的地方,和江松一样磕了三个头,烧了不少纸钱,上了香。
她低声道:“爸妈,你们就放心地去投胎吧,女儿和哥哥如今过得很好。女儿会在这边多做善事,为你们行善积德,让你们能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来生。还请爸妈在天上放心,女儿,一定会好好活下去。”
祭拜完,两人把烧纸钱的火全部灭掉,把垃圾收拾干净,确保这里和来时一样才一同离开。
祭拜完父母,两人不免都有些伤感,一路沉默着没说话,直到回到食堂,听见众人的欢声笑语,兄妹俩才从伤感的情绪中回过神来,融入了众人的说笑中。
五点半,扶贫区居民的集体年夜饭正式开饭。
中饭大家都是随便吃了几口就继续干活了,因此晚上的年夜饭开的很早。
食堂里面的所有小桌子被拼在一起,拼成三张大桌子,每张桌子坐将近二十人。
一张大桌,上猪牛鱼鸡肉和各类素菜各三份,排骨汤两大盆,包子馒头两钵,一大盆饺子。
今年的年夜饭格外丰盛,桌子上摆的满满当当的。
虽然大家都是扶贫区的人,但是还是有不少长辈做饭很不错,这些饭菜虽然卖相一般,但是种类很多,分量很足,一个个摆在餐桌上,看起来也是非常有食欲,非常有年味儿的。
况且镇上的食堂还是柴火灶做大锅饭的形式,因此烧好的饭菜格外喷香,一大群人吃吃喝喝,一个个都吃得油光满面,食堂里的氛围前所未有的热烈。
既然是这么多人一起吃饭,作为年纪最小的小辈,江松兄妹俩起身给众人敬了一杯,以可乐代酒。
“多谢各位叔婶爷奶这么多年的照顾,这一杯我们兄妹俩敬大家!”
江松毕竟是江家长子,率先起身举杯,江言贞这时不需要多说什么,跟着哥哥做就是了。
“你们俩娃子,在这地方长大,如今能有出息,那是你们自己有本事!”刘大山高兴得满脸通红,代表所有居民起身跟江松碰杯。
“你们有出息,不忘本,很好!都是好娃娃!”
“咱们也不整这些虚的了,这杯喝完,咱们专心吃菜吃饭!”
刘大山想了很多,虽然在扶贫区,两个娃娃年纪辈分都最小,可是两人读了大学,有出息,日后社会地位肯定很高,现在两个娃娃还敬着他们一群老骨头为长辈,他却不能真的蹬鼻子上脸,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其他人也是类似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