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姍身旁的书生十一发出惊呼声。
书生十一身子本就羸弱,他拼命地想要抠住地面,可这狂风哪里是他能抵得住的。此时已经被狂风刮上了天,半个身子都悬浮在悬崖之外。
白文姍眼疾手快,抬腿在地面上一蹬,借着风力接近了对方。一把将对方扯了回来,朝着梅初抛了过去。
她刚想顺着风力找个借力点重新拉住山隘,哪想到毫无规律可言的狂风突然转向,径直将她席卷而进。
凌冽的风刃让她睁不开眼睛,更听不清周围的声音,夹杂在狂风中的细石、裂岩在她身上割出数不清的口子。
刺痛感让她将身子蜷缩在一团。
不知过了好久,她重新在失重感中稳住身形时,赫然已经被狂风卷到了练兵场之中。
白文姍在地面上翻滚了好几米才彻底停了下来。
她抬头一寻,竟然发现此时的她正‘降落’在退在一旁的游魂将士阵列之中。
那些游魂将士面面相觑,举着手中的长.枪迎向突然袭来的陌生人。幸好,没有将军的发号施令,他们也没有轻举妄动。
纪释用余光瞥见了白文姍,刚想踏出步子寻过来,却被石义将军用枪刃阻挡。
对方的长.枪此时已经快到几乎只剩残影,在纪释身前掀起一片殷虹。
也不知道纪释用了什么法子,那快到离谱的枪法骤然暴雨梨花,也没能沾点到他的一丝衣襟。
石义将军用余光朝着先前从山崖下卷下来的人瞥了一眼,正好与看过来的白文姍四目相对。
暴雨梨花般的枪法如骤然雨停。
他怔在原地,直视着白文姍的面容,口中不由自己地唤出了对方的名号。
“文姍公主!?”
白文姍听见对方的声音,才恍然发觉这人……不正是她踏入永宁国遗址后入梦所见之人吗?
她轻启朱唇,道出了对方的名号:“大将军。”
原来是大将军——石义。
白文姍总算是明白了远在百里之外的雁阳关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她脑海中尘封的记忆翻涌而来。
隔了百年时间再次见到大将军,白文姍只觉得眼角有些发酸。
片刻间,她回忆起了那把持长.枪,征战沙场的大将军,被誉为“永宁之矛”的战神。
石义将军也是确认了白文姍的身份。
他迟缓了些许,表情未变。
齐木楷心中窃喜,这石义将军竟然和文姍姐是熟识,那岂不是就不需要再硬碰硬了。
就在他以为这场闹剧终于要结束了,自己即将获救的时候。石义将军大手一挥,将长.枪径直指向白文姍。
他言语冰冷、唇齿毅然。
“义宁军听令——杀无赦。”
第82章 雁阳关
白文姍想起了面前的石义将军是谁。
想起了她小时候曾揪着对方的长胡子把玩, 想起了对方总是喜欢板着脸,不苟言笑,还被下属取了个外号叫‘铁面将军’。
石义所率领的义宁军乃是永宁国料敌制胜之瑰宝。
人们常说永宁国有两大奇事广为流传, 连街角讨要吃食的叫花子都耳闻能诵。
一是其长公主性格顽劣,从小就喜欢上房揭瓦、下田摸瓜,只要能想象到顽劣之事, 她都做过,乃是皇家之耻辱。
虽然长公主随着年纪增长, 性子已经收敛了许多。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显然仍然改变不了民众口中的口碑。
其二, 就是永宁国那骁勇善战、戎马关山的义宁军。其勇猛果敢、忠勇刚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出兵征战九回,皆是捷报先回, 从未有过败绩。
只要在民众中一提到义宁军的称呼, 那不论是商贩还是士农, 无一不露出敬慕崇仰的神态。他们都清楚, 自己此时的安邦来源正是义宁军的威慑。
义宁军已经是战无不胜的代名词,在民众之中的呼声极高。
特别是他们的将领,石义将军。虽然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 横僿不文。但却力大无穷,曾创造过孤军奋战,以一敌百且取敌首级的光辉战绩。
白文姍还记得那年她还未满十七,弟弟白宸刚刚十五岁。
以他们永宁国的习俗,凡是年满十五的皇子都要亲下沙场、带兵亲征。连战皆捷者, 待凯旋归来之时, 将加官封王, 正式进入朝政。
美其名曰见了血光, 才知谋谟帷幄的沉重。是永宁国历代对于皇子的历练,表现出色者,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万丈光芒的。
其实到白文姍白宸他们这一代,这个习俗已经有些流于形式了。
永宁皇室只有白宸这一个皇子,不论他的骁勇与否,皇位最后都是属于他的。
但毕竟习俗不能扔,永宁太宗考量再三,还是决定让白宸封地蟠龙城,挂帅雁阳关亲征,由石义将军所统帅的三百名义宁将士随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