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看着这两个秧马,表情也是一阵唏嘘:“这一对秧马,还是我公公当年给我们打家具的时候,顺手给打的,一晃眼,都传了三代人啦。”
卫昇看了一眼那两个秧马,发现除了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其他地方都好好的,忍不住问道:“奶奶您家里现在不种地了吗?要是还种地,那这两个秧马我还是给您留着吧。”
老奶奶摆了摆手:“你们拿去玩儿吧,我孙子一家都在大城市上班呢,我们老了,也干不动了,家里的水稻田也租给别人家种茭白去了,这秧马放着也没用,好好的,劈了当柴烧又舍不得,你们拿去,摆在你们那个客栈里,我要是想看了,还能去看一眼。”
就这样,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卫昇和范家宝走了十几户人家,乱七八糟的老物件,收了一大堆,雇了一辆小货车,跑了三趟才全部拉回去。
看到他们拉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其他人都惊呆了。
不是,说好的买“一点点”当地特色工艺品装饰客房,两千块钱经费,能买三大车?
再一问价格,好家伙!还能这么玩?
卫昇这家伙,真不愧是内娱首席奸商啊!
估计他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想过要花钱去买新的,你看看他收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破烂——
底下漏了一个大洞的石制猪食槽,卫昇说说下面的洞拿水泥补一补,正好摆在客栈院子里,做个花盆,种点铜钱草、水葫芦什么的,不是挺好看的?才花了五块钱呢。
破破烂烂的蓑衣和草鞋,压根就没花钱,是买东西的时候人家随手送的,卫昇说,洗干净晾干之后,挂在客栈一楼墙上,可以增加“历史的厚重感”——确实挺厚重的,两个小姑娘差点提不动。
几个有裂纹或者缺口的泡菜坛子,卫昇说到时候可以去网上买点多肉植物,把这些坛子敲一敲,只留一半,剩下半截,正好拿来做花盆。
新的陶瓷花盆多贵呀,这么大一个,至少二十块钱!他收的这几个,五毛钱一个!
还有别人家不要的各种坏掉的农具,什么木耙子、草搂子、晒谷席、鸡罩子、独轮车……好些居然都不要钱!
都是卫昇去老乡家里收一些老物件的时候,主人家看他们喜欢这些老物件,顺手就送给他了。
毕竟卫昇收那些老物件的时候,出手大方,有个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家里没人愿意做千层底的手工布鞋了,就问他收不收鞋样子,结果卫昇二话不说,一本鞋样子给了她二十块钱。
可把老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送了他好些家里坏掉不要的旧农具,要不是卫昇他们雇的小货车实在装不下,她还想把家里一架老式的织布机卖给他呢。
看到众人一副懊悔不迭的样子,卫昇嘿嘿一笑,拍了拍自己收回来的这些“宝贝”,暗示他们——
“东西我买回来了,你们要是不够用,欢迎来买哈。”
“也不多收你们的,成本价上翻一番,够我把租车的钱赚回来就行。”
众人顿时无语。
感情你出去采购,连租货车的钱都不想出啊,还想从他们身上赚回来?
只是,想到这些老物件,各个都比他们手里崭新的“手工艺品”看着更有年代感,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收回来的时候,价格本来就很低,几块钱一个,就算翻一倍,也比他们自己买的便宜多了……
想到这里,几个人毫不犹豫地冲了过来。
先到先得!
黄肃年纪大了,略慢了一步,两本既有年代感、又很有文化氛围的伟人语录,就被季梦萱给抓到了手里。
手一顿,顺手抓起了旁边一个积了厚厚一层灰的老砚台。
第351章 珍贵的猪食槽和鞋样子
客栈的空地上,几个嘉宾抢东西抢得热火朝天。
就连影帝和夫人,也放下了“前辈”的身段,在卫昇拉回来的那一堆“破烂”里翻找起来。
卫昇和范家宝没跟他们抢。
当然不是他们“高风亮节”,而是因为,他们俩想要的东西,早就在装车的时候,就和其他东西分开了。
这会儿,俩人正在合力洗刷那个脏兮兮、糊了一层米浆和烂菜叶子的猪食槽。
卫昇原本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石头凿出来的食槽,这玩意儿农村很常见。
结果刷着刷着,情况有些不对劲了。
卫昇神色凝重地,把他们中间最有文化的黄肃老师,请了过来。
“黄老师,我怎么觉得,这猪食槽上面刻的字儿,不像是简体汉字,您不是喜欢写毛笔字吗?能不能帮忙看看,这上面的繁体字,写的是什么?”
一听到“繁体字”三个字,范家宝立刻紧张地放下了手里的鞋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