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还有运气和体能。
就比如说刚进山就因为高烧被淘汰的那七个选手。
你说他们冤吗?节目组招呼都不打,就直接把人淘汰了,当然很冤。
但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问对错,只看结果。
很多私人企业的老板为什么喜欢脑子灵活的下属?就是因为他们只要给这些下属一个目标,不管用什么手段,下属都能帮他们达成目标。
可要是换成脑子木讷的,一件事情,按部就班的给你跟进半年,却一点进展都没有,真要是小事也就罢了,万一因此耽误了商机,眼睁睁看着对手日进斗金,老板不把这个磨洋工的员工开除就不错了,还指望他提拔重用你吗?
作为一档竞赛类综艺,《神农道》不可能一直依靠贩卖情怀来留住观众,必须有点真东西。
不出所料,百强淘汰赛第一场直播刚结束,就再一次引发了全网范围的讨论。
这一次,不光是学生党在讨论节目组的做法,甚至是一些家长、老师,教育界的学者们,也都纷纷加入进来。
因为这场残酷的、毫无征兆的淘汰,戳痛了太多人的痛点。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这帮选手的同龄人们。
有的年轻人觉得节目组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这么直接把人淘汰了,实在太冷血了——最起码应该在抵达的当天,和选手们把事情的严重性说清楚,告诉选手们要注意保暖,保护好自己,一旦生病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如果那样的话,这些选手有了防备,肯定会好好照顾自己,尽量别生病呀。
哪怕像那个韩宇和范家宝一样,甩掉节操,两个男孩子抱在一起睡觉呢,也比惨遭淘汰好吧?
不过也有一些同龄人觉得节目组的做法没毛病。
身体是自己的,难道在陌生的环境里做好防护工作、别让自己生病,这种生活常识,也需要大人提醒才去做吗?
他们还真的猜对了。
不是只有富人才会娇惯孩子,有时候反倒越是家里条件不好、比较偏远落后的地方,家里的大人越是娇惯男宝。
别看《神农道》第二季百强选手里,几乎有70%都是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但是尴尬的是,这里面很多男生在家里其实很少做家务,也几乎没下过地,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整个家族翻身的希望都押注在了孙子/儿子身上,平时恨不得一日三餐都端到孩子面前,连洗碗都不让做,巴不得孩子只要睁开眼就是在看书学习,怎么可能让他们给家里干活?
所以,很多农村来的选手,虽然耳濡目染,知道一年四季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农活,家里常用的农具有哪些,地里的庄稼要怎么伺候……以上这些统统都来自于家里人吃饭聊天的时候听到的,年复一年都是差不多的内容,他们都快会背了。
但要命的是,这些都是理论知识啊。
会背,不代表会做。
于是,真到了实战环节,本来被观众们寄予厚望,觉得这些出身贫寒的选手,肯定能在实战环节吊打那些“五谷不分”的富二代们。
可实际上,为期三天的“自然淘汰法则”开始之后,这些选手有的各自为战,选择自保。
有的慌手慌脚,不知道该干什么才好。
还有的干脆向范家宝学习,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就给自己找个“靠山”,选择成为优秀选手的“小弟”。
观众们:“……”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刚出社会时候的样子。
根据节目组前三天的游戏规则,很快,这些选手们就走上了不同的奋斗道路。
决定单干的,迅速出去寻找更多的干柴和枯草,准备给自己搭一个保暖的小窝,只要撑过这三天,听说分组之后就能住进学员宿舍了。
决定投靠“大佬”成为别人“小弟”的,也很快寻找到了各自的目标。
这里面,刚才被节目组点名表扬的韩宇,还有另一个名叫宋晨的选手,身后跟着的“小弟”最多。
如果说韩宇代表的是富二代里面的精英少年,那么,宋晨就是那种典型的“鸡窝里面飞出来的金凤凰”。
宋晨的出生就是一场悲剧——他的母亲是天生的智力障碍残疾,幸而因为长的不丑,娘家要的彩礼也不高,所以最后被宋晨的奶奶花了两万块钱“娶”回家,嫁给了腿脚不好的宋晨爸爸。
让人没想到的是,两个残疾人生出来的孩子,居然是个智商超群的天才儿童!
宋晨从小到大都是全校第一名,学习方面从来都不要父母操心(他爸妈的情况也辅导不了孩子学习)。
不仅如此,因为妈妈是个智力残疾,爸爸腿脚又不方便,全家人的生活都靠爷爷种地、奶奶养猪养鸡来维持,所以,宋晨很小就开始帮爷爷奶奶分担家务和地里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