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酸豆角炒肉末、农家酸萝卜、炒熟的酸辣椒和农家自制的豆腐乳,另外还有一碗香喷喷的油辣子。
喜欢吃辣的同学顿时大喜过望,扑过去就舀了满满一大勺油辣子盖在米饭上。
“天哪!这个油辣子也太好吃了吧?”一个湖南籍的女生就着油辣子扒拉了两口饭,差点感动的眼泪都飙出来了。
当然,也不排除是辣出来的眼泪。
听说这种辣椒是赵王乡一个村子在山上种的,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是本地人都特别喜欢用这种辣椒晒干了做油辣子,做出来的油辣子,里面加上炸得酥脆的黄豆或者花生米,又香又辣,吃着比老干妈还好吃。
还有一种加了豆豉的,又是另一种风味了,那种主要是平时拿来炒菜用的,食堂里放的这个油辣子,是单纯为了一些重口味爱吃辣的人准备的。
谁能想到,这么简陋的剧组临时食堂里,单单是几个佐餐的免费小菜,居然比他们在超市买的小菜还好吃。
还有剧组的食堂阿姨人也特别好,打饭的时候手从来不抖,满满一大勺菜盖在饭盒上,遇到人高马大的男生,还问人家够不够,不够吃完还能回来加菜……这也太好了吧?
本来以为中午吃一餐好的就不错了,没想到接下来两天,同学们再次见识到了这个剧组在伙食上有多么的“丧心病狂”——
早上的主食是柴火灶熬出来的红薯粥、红豆粥或者杂粮粥,装在保温桶里,想吃多少盛多少。还有碗口那么大的肉包子,不过同学们最爱吃的还是那种油渣大白菜馅儿的包子,一口咬下去,满嘴鲜香,汤汁特别鲜美!
到了晚上,如果是赶夜戏,剧组所有人都在的话,那就是统一吃米饭,菜和中午一样,也是两荤两素。
不过要是晚上不要拍戏,那伙食就会稍微复杂一点,因为不用赶时间吃完上工嘛。
来了两天,他们就吃到了香喷喷的鸡汤手擀面,还有本地特色的鸡汤米粉。
说起这个米粉,同学们简直想吹爆!
这种现做的米粉真的比超市卖的速食米粉好吃太多了。把生的米粉下到鸡汤里,煮熟后捞出来,放在一个大海碗里,然后就可以自己去旁边加料了。
食堂阿姨给他们准备的小料也特别多,桌上足足放了四个不锈钢大盆!
里面有酸豆角炒肉末,有酸笋炒肉丝,有卤鸡杂卤豆干卤豆皮等等,还有一大盆先炸了再红烧的虎皮鸡蛋,看着卖相就特别好吃有木有?
来之前同学们还以为自己在乡下会不会饿的半夜跑到村口小卖部觅食,搞不好还会卖到各种山寨泡面。
来之后同学们发现,自己之前真的想多了。
而且,回去之后,他们大概需要减肥了o(╥﹏╥)o
不过也有一些吃货同学,暗搓搓跟食堂阿姨套近乎,打听到做米粉的阿姨自己家也是开农家乐的,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和阿姨加了微信好友。
他们决定了,毕业旅行就来柿子沟!听说阿姨家的农家乐,包吃包住一天才150块钱。而且村里除了即将开业的鸟类观赏基地之外,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免费的。
玩什么的其实他们也不是很在乎,毕竟当代年轻人出门旅游的日常都差不多,抵达某城市,入住酒店,玩手机,点外卖,吃完继续玩手机……谁会去什么网红打卡点啊?
人挤人不说,景点附近的商家早就磨好了杀猪刀,准备宰他们这些外地游客呢,还不如住酒店点外卖,外卖平台可不会因为他们是外地游客就多收他们钱。
不过,外卖哪有阿姨做的鸡汤米粉好吃啊?
同学们一边努力干饭,一边更加卖力地在剧组做群演,简直快要乐不思蜀了。
第309章 打鸡血这招,对零零后……
导演裘文良怎么也没想到,当时为了节省拍摄成本,才答应了让这些大学生来剧组实习,结果没想到,这帮大学生群演进组之后,居然意外让他们剧组在短视频平台狠狠火了一把!
事情是这样的——
因为剧组拍戏的时候不能带手机,这可把这些网瘾少年给憋坏了。于是,每次下戏的时候,这帮大学生恨不得抱着手机不松手。
当代网瘾少年玩手机,无非就是打游戏看网文,要么就是刷短视频,也不知道哪个先起的头,开始在短视频里记录自己在剧组实习的日常。
稀奇不?一个农大的学生,居然跑到剧组去实习?
这实习证明确定能开得出来吗?
要换成其他剧组当然不可以,但这事儿你说巧不巧,这个剧组还就是展现当代青年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故事。
而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剧组拍戏有多认真呢?他们居然在当地租下了一块山地,还开了一家公司,专门做农业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