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番外(768)

乡里很多人都认识这位蒋干事,一听说消防总队也来了,忙帮着挪车开道。

这时候蒋寒舟已经不怎么焦虑了,因为来的路上,他终于打通了小杨的电话。

得知未婚妻正在柿子沟那边和老乡们砍树割草,挖掘隔离带,并没有去灭火一线,蒋寒舟暗暗松了一口气。

老婆平安就好,他也能安心去一线参与灭火了。

消防总队的车又往前开了十几里路,前面就开不过去了。

不是没有路,而是前面的路太窄了,那种手扶拖拉机开过去都要很小心,更别提消防车这个大家伙了。

幸亏蒋寒舟早有准备,听说老乡们已经自发组织了摩托车队运送救援物资上山,立刻和乡里的同事联系上了,找了一批志愿者骑着摩托车跟着消防车,等到了消防车开不进去的地方,消防员立刻带着装备下车。

然后拆装备,人和装备都用摩托车运上去。

……

卫昇是后半夜才赶到柿子沟的。他熟悉地形,知道柿子沟那边距离着火的牛头山更近,索性就没在镇上停留,直接去了村里。

此时,柿子沟这边已经挖好了一条隔离带,并且因为距离牛头山最近,柿子沟已经接收安置好了第一批逃出火海的菜园村村民。

这时候,附近几个村子里,也就只有柿子沟最符合受灾群众安置条件了——因为村里很多人家刚改建了农家乐,别的没有,客房管够啊!

第299章 这可是财神爷捐的项目……

卫昇赶到柿子沟的时候,小杨和刘妙玲她们,已经帮着把受灾群众安顿好了一批,正准备去接应第二批。

“客房够不够?不够的话,把工地宿舍腾出来,我记得过年有一部分工人回家了吧?”

小杨点点头:“村里客房确实不多了,听说菜园村那边住在山下的村民也要往外撤,我马上给工地那边打电话。”

看到菜园村很多村民只来得及带了一个床单裹起来的大包袱,其他什么都没带出来,有些人跑的鞋子都丢了,小孩子被大人抱在怀里,衣裳鞋子倒是整齐,就是穿的衣服还有书包什么的都没来得及带出来。

书包和里面的作业没带出来,估计这帮小崽子们心里还暗暗窃喜呢,这个暂时可以不用管,毕竟学校会补发,就先让这些小崽子们高兴一会儿吧。

其他物资,村里也没有这么多。

卫昇想了想,给最近的分公司打了个电话,让他们马上去仓库看一下,甭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穿的用的,只要是日常生活能用得上的,全部装车!先拉三车生活物资过来应急!

对了,还有烫伤膏和清热解毒丸!

想到那些去一线灭火的消防员和志愿者们,卫昇心里一个咯噔,拿起手机迅速拨通了制药厂那边的负责人电话。

这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当初投资开办了这个制药厂。

这两年厂里挖掘了不少遗落在乡间的膏药偏方之类的,经过大师改良后,从原来的土方子正式进入生产线,批量生产,这里面,有一款烫伤膏和搭配用的清热解毒丸,是卫昇花了一百万买过来的,临床效果特别好。

当时他拍板花一百万买下这两个方子的时候,公司还有人觉得他疯了。

不过很快,随着这两款新药的爆火,这些人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卫昇要砸一百万去买这两个民间偏方了。

砸进去一百万,赚回来几千万,这买卖简直血赚好吗?

而且这几千万还只是当年的利润,只要这两款新药还在配方保密期,就能源源不断地给卫昇赚到更多钱。

毕竟像是抗癌药之类的药物,需要的人群还不多,但是像烫伤、上火、发热这类常见病,谁家平时不买点备用药啊?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烫伤膏简直必备好吗?

因为销量不错,这两款药的库房储备还挺充足的,卫昇想了想,让药厂那边直接发了一车过来。

反正用不完还能捐给消防大队,消防员们经常在火场里来来去去的,被烫伤烧伤都是家常便饭了……咦?想到这里,卫昇突然拍了拍脑门。

他怎么早没想到呢?

就应该给消防队捐赠一批日常备用的烫伤膏啊!

虽然消防员火场受伤之后可以去医院接受治疗,但卫昇敢保证,很多医院采购的烫伤药,绝对没有他们这个好。

因为做出这款烫伤膏的老中医,据说祖上就是随军的军医,专攻烧伤,而且古时候行军打仗嘛,最重要的是时效,说白了,上官不会浪费时间等着下面的兵卒们慢慢养伤,要想跟上大部队,就只能快点好起来。

拿到配方后,卫昇让人把里面的“虎狼之药”配比稍微减少了点,但药效依然比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烫伤药好得多,而且见效奇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