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这下才是真的对卫昇刮目相看了。
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哪怕被同行们集体防爆,也依然过的滋润,不是没有道理的。
先是用新剧本勾搭住他们所有人,再适当的在他们面前示弱,表现出新人的谦逊,这份如鱼得水的社交技能,妥妥的顶级社牛啊!
果然,卫昇这么一示弱,就连一开始对他特别防备的季芳汀,都忍不住展现出了热心肠的一面,积极提供了许多在节目里生存下去的必备技能。
这次《荒野72小时》选择的录制地点,是K省下面的一个贫困乡镇赵王乡。
据说这里曾经是某个封建王朝藩王的封地,后来这位藩王被奸臣陷害,为了活命,带着幸存的家人和臣属,躲进了这片大山,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倒霉的藩王,就以他的封号为名,把这里叫做“赵王乡”。
赵王乡虽然有个牛逼的贵族式名字,但其实和贵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从《荒野72小时》选择这里作为录制地点就知道了,赵王乡虽然辖区面积大,但辖区内80%都是深山老林,剩下的那些山地,也比较贫瘠,据说几十年前老百姓靠种地吃饭那会儿,还经常有饿死人的传闻呢。
后来城市经济发展了,本地的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再加上国家脱贫政策扶持,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才慢慢好了起来。
但也只是维持温饱罢了。
因为山地贫瘠,这里的耕地亩均产量低的吓人。据本地老百姓说,他们每年种的玉米、番薯和洋芋,还不够自己家吃的,所以就算是养猪,每家也最多只敢养两头,再多,就得花钱买饲料了,不划算。
“我们之前为了弄到食物,还跟人去收获过的番薯地里挖番薯,番薯个头特别小,还都是筋,也不香甜,我自己老家也是农村的,我们那边早就没人种这个老品种的番薯了。”季芳汀叹息道。
杨骏也提醒卫昇:“按照节目规则,我们不能花钱去老乡家里买东西吃,但是去老乡家收获过的田里弄点粮食蔬菜,这个是允许的。”
高爽接着补充:“如果我们能在山里找到什么值钱的山货,或者草药什么的,也可以拿去和老乡换吃的。”
范景轩:“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多喝水,喝饱了就躺着,撑过天就有东西吃了。”
卫昇:“……”
你们之前这都是过的什么日子啊?
第241章
赵王乡真的很难找到好吃的吗?
那可不一定!
第二天,卫昇就给小伙伴们整了一顿有荤有素的“大餐”。
《荒野72小时》这档求生类节目,并没有给嘉宾们安排贝爷这样的求生专家充当NPC,而是一分钱也不给,把几个嘉宾丢到一个地方三天三夜。
嘉宾们需要在三天的时间里自己寻找食物,确保不会饿死,同时要尽可能多的储存食物。
坑爹的是,72小时结束后,节目组会根据嘉宾们储备的食物实际价值,给他们兑换回家的路费——也就是从赵王乡到县城高铁站的车费。
什么?你们没有食物可以兑换路费?
那就麻烦各位自己走回去吧。
有一次,因为连续三天暴雨,嘉宾们自己都差点饿死,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储备粮,以至于节目结束之后,为了对观众有个交代,几个嘉宾楞是步行从村里走到了镇上,足足二十多里路!
要不是怕把嘉宾给累死,后面的路程节目组稍微作弊了一下,中途给他们搭了车,就靠两条腿走到县城高铁站,估计要再走三天才能到了。
卫昇暗暗点头,在心里把“寻找储备粮”这个任务放在了第二行。
第一行当然是先确保他们不会饿死。
什么?节目组不允许嘉宾找老乡家买粮食,只能自己去收获完的地里碰运气?
不是,谁告诉你们,山里的主食只能在老乡的地里找?
“我之前也想过要去挖葛根,但我们没有锄头铁锹这类工具,徒手挖太难了。”季芳汀为难道。
“不用挖,我昨天就看到我们接下来几天的主食了。”
卫昇故意卖了个关子,先拿了砍刀,和小伙伴们砍了一些藤条,编了三个简陋但实用的背筐。
然后找村里玩耍的小孩子们打听了一下,没想到村里的孩子挺热心,怕他们找不到,居然还把他们带到了地方。
“就是那里,好多这种橡子。”小孩指了指前方一大片杂草丛生的树林。
“橡子?这个不是治拉肚子的药吗?”季芳汀呆了呆,表情居然有些呆萌。
这一幕后来播出之后,让一些原本不喜欢她的观众也忍不住乐了。
捧着一把橡子的季芳汀,脸上写满了“怀疑人生”四个字,好像一只发呆的松鼠,没想到这妹子还挺可爱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