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昇嘴皮子本来就利索,被他这么绘声绘色的一描述,胡倩倩顿时对郎山大集充满了期待。
晚上,胡倩倩给卫昇焖了一锅他最爱吃的腊肉豌豆饭,又炖了一锅排骨玉米汤,一碟莴笋炒肉片、一碗麻婆豆腐、一盘红烧带鱼,还有虎皮青椒、糖醋大虾,怕不够吃,又从行李箱里翻出了在家里做好带来的泡椒柠檬凤爪和酱香鸭翅、椒盐猪脚……
“听说剧组盒饭不好吃,这几天趁我在这边,想吃啥都跟妈说,我和你梁叔叔赶场买菜也方便。”胡倩倩心疼地看着儿子。
总觉得儿子好像又瘦了。
“瘦了上镜才好看嘛~妈你别管我了,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和梁叔叔好好玩去吧,我拍戏这段时间都在减肥呢,等拍完戏回去,你再给我补补。”卫昇端起碗,小口小口吃了起来。
“怎么还要减肥啊?不是说这次演的是乡村爱情故事吗?”胡倩倩皱眉道。
“噗~咳咳咳!”卫昇一口腊肉糯米饭都喷出来了。
什么鬼?谁说他这次拍的是乡村爱情故事?
梁义在一旁憋笑。
发生在偏远乡村的爱情故事,说是乡村爱情故事也没毛病呀?
第165章
一家三口吃了一顿简单的团圆饭, 第二天一早,梁义就跟着导航,带着胡倩倩去赶场玩儿去了。
卫昇说的没错,郎山的赶场文化确实很有意思,他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等赶到地方的时候,远远能听到鼎沸的人声,可车子却开不进去了——路上到处都是人!还有赶着牛车、驴车,蹬着三轮车、背着大背篓的。
背篓里有的装着要卖的农副产品,有的居然装着一个或者两个小娃娃!
看到小娃娃趴在背篓的边缘,把圆圆的脑袋凑出来的可爱表情,胡倩倩噗嗤一声笑了。正好副驾驶上有梁义给她准备的防晕车的溜溜梅,胡倩倩就抓了一把,看到有小娃娃路过,就隔着车窗给他们递话梅。
这边的老乡也很热情,胡倩倩又长得非常人畜无害,有的拿了她的话梅,还从背篓或者篮子里拿了自家做的糍粑、自家种的果子递给她。
越野车艰难地往前走了几百米,终于彻底堵死了。
这种时候,什么百万豪车,都不如农民伯伯的人力小三轮好使。
梁义就近在路边把车子停好,牵着胡倩倩,顺着人潮一路往前走,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大片空地上支起了几个露天炉灶,各种牛肉汤面、羊肉汤面、豆花、油粑粑、炸洋芋、菜卷饼……也不见老板吆喝,熟客们自觉找到爱吃的摊子,点好东西,要带着吃的就站在摊子前面等着,想坐下慢慢吃的,就找个地方坐下来。
坐的地方也极其简陋,就是折叠桌和塑料凳,卫生条件也不算很好,桌子上油腻腻的。
不过,吃路边摊就是这样,太讲究卫生,就没那个氛围了。
好在胡倩倩以前也经常去乡下赶大集,这方面经验丰富,梁义去点餐的时候,她从包里拿了一包湿巾出来,先把桌子擦干净了,然后铺上两张一次性餐巾,这样吃完把餐巾一丢,后面吃饭的连桌子都不用擦了。
梁义给俩人点了两碗甜豆花,又买了两个油粑粑,要了一个菜卷饼切两半,彩色糯米饭团也点了两个,看到这边的炸洋芋不错,又点了一份,撒上本地特色的辣椒面,一把香菜末,看着怪好吃的。
这边的物价也是真便宜,一大份炸洋芋,居然才五块钱!油粑粑一块钱一个,菜卷饼不加肉三块,加肉五块,糯米饭团梁义让老板加了荷包蛋和里脊肉,也才七块钱一个,豆花一块五一碗……
这大概是梁义吃过最便宜的早餐了,实际上,俩人根本都没吃完,饭团最后实在吃不下,梁义本来想丢了算了,被胡倩倩拦住了。
“带回去吧,晚上放在炭火上烤热了吃,别浪费了。”
梁义点了点头,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再看到有好吃的,他就只肯买一份了,和胡倩倩你一口我一口的分着吃,一看就是一对来山里旅游的恩爱夫妻。
“老板,要不要来看看我们家的银饰?老板娘这么漂亮,给她选一套银饰吧?肯定好看!”正走着呢,旁边一个卖银器的小姑娘拦住了俩人。
看着小姑娘身上琳琅满目的银器,胡倩倩眼前一亮,梁义笑了。
他还以为胡倩倩对首饰什么的没兴趣呢,毕竟之前他送了一条价值五十多万的钻石项链,也没见胡倩倩戴出来过,本来梁义还在琢磨着要不要换个送礼思路,感情方向是对的,东西没送对呀?
俩人跟着小姑娘走进街边一栋小木楼里。
小姑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江银铃,这栋小木楼是她姥姥那一辈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