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番外(39)

作者:乾凌踏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你想学褚楷是为了顺利入榜?”祝约在风中问他。

那学生骤然僵了一下。

在金陵名门高士眼中,习字是一种雅趣,不是俗人拿来一步登天之物,他恐这番话冒犯了祝约,一时怔愣,但又找不到话来解释,牙齿咬紧了下唇,双手也出了汗。

祝约其实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随口一问结果这孩子怕成了这样,也不知接下来如何开口,犹豫时,那孩子忽然抬起头,声音在寒风里居然有几分与他形容全然不符的刚烈,“请先生帮我,我一定要中!”

事易时移,他不太记得学生的长相,只记得自己喊他进了屋,找了字帖,一些笔墨和几件御寒衣物。

衣物其实都是他穿过的旧衣,学生却不收,说这样好的料子穿在他身会弄脏弄破,最后只拿走了字帖和笔墨。

祝约看他紧紧抱着字帖,裹了身单薄的衣物走出去,才想起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停了一下说他叫孙正仪,是临洮府人士。

临洮地处西北,山高路远,又与外族接壤祸事不断,孙正仪是府里筹了些银子送进金陵的,不比世家子花钱如流水,千金一掷只为“快活”二字。他连几两灯油都要细细斟酌,平日里也会帮国子监做些杂活拿些贴补。

当年祝约对他存了怜悯之心,指点过几次。孙正仪就常常拿些瓜果放在他住处的门口,再附上自己练习的临帖。

春闱自古由礼部和翰林院共同批阅,科考后的日子又刚好撞上了周皎忌日,祝襄回京。祝约一直在忙家中琐事,等他回到国子监还特地打听了一句孙正仪如何。

国子监的秦大人跟他说那孩子文采虽好,可字实在是太差,没入得了礼部的眼,给撤了。

书法习字需得童子功力,孙正仪虽刻苦但起步实在太晚,祝约当时只觉可惜,转念一想觉得也并非是件坏事,孙正仪性子过刚易折,入了朝堂反而容易引火上身。

但不知怎得,他突然想起孙正仪那夜站在寒风里说自己一定要中的神情,不免有些心悸,他问秦隋那孩子可说过以后有什么打算。

秦大人摇头说还能有什么打算,左不过收了行囊回家去罢。

如今,他死在了京城的一处巷子里。

于羡鹤给他的书信不过寥寥几行字,他想起了许多人,想起了国子监里挑灯夜读的寒门士子,想起了当年商贾出身看似读书轻松,实则也憋着一口气的晏闻,还有临行前谢原所托。

他没等净澜回来,找观中借了马,在天色完全暗下去前往城中赶去。

聆山道院后,几个黑衣剑侍长剑泛着森冷寒光,架在了一人脖子上。应松依然是那身绿衣,他平静地看着对面的侯府侍卫,“都是奉主上命令办事,何苦见血呢。”

黑衣剑侍不言不语刀锋更进一寸,被他挟持在手里的晏府侍从额上已渗出了冷汗。

应松见他软硬不吃,手也覆上了腰间的长剑。

“做什么呢?!”闲亭道人从山脚下一瘸一拐地上来,随手捡了个石块丢了过去,石块击在那柄长剑的剑柄上,发出一声嗡鸣。

黑衣人手一抖,那剑转了个弯,怀中被挟持的绿衣人就已经闪到一侧,疯狂地咳嗽起来。

黑衣剑侍有些恼怒地盯着来者,却不敢冒犯。

“都是奉主子命办事是吗?”闲亭道人扣了扣指甲里的泥,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黑衣人,“你家主子为着谢府的事伤心,身子骨差了最需要的就是要静养,结果你在这打打杀杀。”

他又看了眼应松,挑眉道,“你主子,可曾叫你扰了小侯爷清梦?”

应松不敢对观中真人无礼,抱拳道,“我们奉命照看小侯爷,并无打扰之意,只是刚走近就被这几人拦住去路,还差点伤了我兄弟。”

“照看?”闲亭道人看着应松无奈叹气,“你主子和他主子那是陈年的交情了,要照看也不差这一两日,小侯爷在观中有的是人照看,你们在这吵吵嚷嚷反倒招人嫌。”

应松道,“真人,可我们......”

闲亭道人再次打断他,眉眼狡黠,“莫要担心责罚,回去照我的话回,就说小侯爷有心仪的姑娘了,姑娘会来山上照看他,你们一群外男在这里动刀动枪,要是吓到未来的侯府少夫人,谁担当得起啊?”

第18章雪玉

金陵城西小槐巷有人报案,说一户农家院子发现了一具尸首,这户人家平日里深居简出,所以大伙都没注意大门已经紧闭了很久,直到有恶臭飘出来才有人上去敲门。

这一敲也没人回应,最后那个邻户急了,干脆翻墙进去,结果落地就看见一个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邻户也是个胆子大的,拿手碰了一下,结果地上的人皮是软的,一戳就凹下去,瞧着已经开始腐了,一看就是死了许久,邻户这才慌里慌张地去属地衙门报了案。

上一篇:契弟下一篇:落魄太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