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番外(178)

作者:乾凌踏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朱桯已经有这个打算,他坐山观虎斗太久,如今真正的猛虎出了笼子,自然要由他去拴住。

“三大营之中还需你出面,等逍遥的消息传来,咱们就可以走了。”

“风野。”祝约点了点头,然后才喊了一声谢原。

谢原一直是明事理的人。就算朱端杀了谢铮,他也认为祸不及子女,从未记恨朱启修。

“启修的死是可惜,可我不后悔让梁妃走出这一步。”

他轻声道,“朱端手上的血更多,任由他这样胡闹下去,世间迟早大乱。你怨我也好,恨我也罢,等事态平定,你要怎样我都悉听尊便。”

“你救我一命,就算是你亲手杀了朱启修也轮不到我说什么,我只是有点难过。”

谢原目无焦距,他放下商赢的信,从袖中默默掏出一张图纸放在了桌上。而后谁也没理,转身回了自己府后的小院。

朱桯眉心微动,他拿起那张布满火器脉络的纸张,勾了勾嘴角。

“他是个可造之才,就算心疼昭怀太子,也不会误了大事。”

三大营二十万揽江军的确需要祝约亲自出面,朱桯在三日后让晏闻留守曲靖府,剩下的十万秦府军在必要时候由晏闻出面调派。

对此安排,祝约以为晏闻会不满,秦王不是没有亲信,强留他在曲靖和自己分开,照他的性子一番闹腾不可少。然而晏闻出乎意料地答应了。

回到小宅后,晏闻比以往都要安静,他坐在书房里,百无聊赖地把玩竹笔,眉宇间有淡淡的郁色。

他当然知道秦王留他在曲靖府不是为了什么府军,而是为了祝襄。

西北归金陵路途遥远,祝襄离开凉州卫数日,按路线推算已至河间府。应松和净澜的消息到时,他和秦王都心照不宣地没有告诉祝约。

若是让祝约知晓祝襄被朱端秘密宣召回京为质,一定会心绪不宁。这份心不如让他和秦王担着。

他与应松商定在兖州府会和,然后护送祝襄进京。

思及此处,他居然生出一些担忧,不知道要怎样和祝襄见面。

虽然应松帮他说了不少好话,言明祝襄对他这个“儿媳”没什么恶念,他还是忐忑。

在梅里时尚可大大咧咧喊一句祝叔,但现在自己拐了人家的儿子,夫妻之实也有了,就是差个正经名分。

窗户外头杜鹃正好,入眼都是祥和景象,他不知道这份太平还能维持多久,但他知道眼下要做什么。

竹笔“啪嗒”一声落在书案上,被一只手拾起。祝约将笔挂回笔架,站在桌案前看着他。

晏闻少有这般出神的时候,连他进来都没有发觉,这本就不同寻常。他摸了一下晏闻的额前还没探出烧不烧,手就被人捉住放到唇边亲了下。

“怎么了?”

祝约疑惑未减,他看着晏闻,“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想到要和你天南地北一段时间,有些伤心。”

晏闻不担心祝约能看出什么,他知道祝小侯爷非常好骗,或者说他对亲近之人从不设防。秦王的野心藏了多年,他在诚宜郡伯和祝约面前装得温良,他们居然也真的信了。

祝襄归京一事云波诡谲,牵扯的人越少越好,晏闻是这样打算的。

所以他起身牵着祝约回了房,抱着他入眠,陪着他在曲靖府度过了最后几天安稳日子。

这一夜平静无波地过去。

此时晏闻全然没想到,这个决定会成为他往后几十年间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以至于抱憾终生。

而此时千里之外的金陵皇城,东宫里只点了两盏昏暗的灯。

朱端坐在太子书房的座位上,抱着一只瓷枕,眼底乌青深重。他已不出辅帝阁多日,再出居然是为了太子丧仪。

他见到了朱启修青皮白脸的尸体,摸到了他彻底冷下去的皮肤。李皇后头一次不顾仪容在东宫哭到昏厥,他觉得厌烦,不愿意看到她,所以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坐在此处。

这是他第一个孩子,生下来时哭声微弱,太医院直言先天不好。

他听后心急如焚,一直精心养着。后来也确实养好了不少,朱启修四岁时已经长得健康壮硕,所有人都说他将来会是个好储君。

莫说帝王之家,连寻常人家都有偏爱。他的确是爱梁锦淑多一些,也在二皇子出生时欣喜若狂,动过易储的心思。

然而他在宫中十几年,吃尽了“偏心”二字的苦头。

他想到启修一旦被废,废太子和李皇后的日子会有多难过?梁锦淑又会收到多少指摘?启岳上位后会不会排挤这个哥哥?

他想了许多,最终这心思散了个干净。

如今终于用不着他想了。

朱端抱着那只冰凉的青瓷枕低低地呜咽出声。

上一篇:契弟下一篇:落魄太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