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金陵的,西北的姑娘他见了无数,也比了无数,论品貌,周皎的确出众。
这一局他心知肚明是沈妃所设,周大姑娘被看上要纳进宫一事恐怕是真,放出这样的流言无非是让皇帝知难而退,否则会落得一个强抢功臣之妻的名声。
祝豫原先想这关定侯府何事,后宫那些弯弯绕绕别想缠上他宝贝儿子半分。
但他听说周皎性子刚烈,曾扇了骁骑营登徒子一巴掌后,对这个小姑娘起了几分兴趣。
祝襄要是不点头,定侯府有能耐将自己摘出来,而周家芝麻大点官,最后恐怕只能乖乖将女儿送进宫。
小姑娘这样的脾性,如何在尔虞我诈中生存都是问题,杀伐果断的祝豫思及此处生出了一丝怜悯和可惜。
当他悄悄让汪辅一这个四通八达的老怪物去周家打听时,却得到了周家大小姐绝食相抗的消息。
第45章骄矜
周皎其实并没有想要绝食。
京淮流言四起之后她甚至没弄明白自己不过去赴了个宴,吃了点东西,怎么就一会儿传她要嫁小侯爷,一会儿又传她要进宫。
官职不大,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周父和她的亲娘顾氏慌乱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成日在家苦着张脸。
顾夫人哭着抱住她道,“都怪我,都怪我,给你生得这样一张脸。”
周父也抱着她,“都怪我,都怪我,没出息做不了高官,连给你择个好婆家都不够。”
周皎看着他二人半天,也不知道是烦躁更多还是无奈更多,她拔了头上金钗,“既然这事儿这么难办,我把脸划花就行了吧?”
她不想承认自己其实是有些怕的,那夜祝襄顶多是嘲弄了她一下,而姗姗来迟的那位帝王却实打实地看了她很久。
那种眼神让她毛骨悚然,她也很清楚这眼神意味着什么。她周大姑娘敢扇骁骑营的人一巴掌,却不敢扇皇帝一巴掌。
不想进宫唯有自毁容貌。
顾夫人哭到一半见她是真下了狠心,忙夺过金钗,骂道,“那你就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周皎糊里糊涂的,“那不正好,皇上和那什么小侯爷都能死心?咱们家也省得趟这趟浑水?”
“你......”周父想骂她不懂事,又不忍心,最后憋出一句,“你可知皇上要真想要你,你划了自己的脸等于将全家人的脑袋往刑场上送啊?!”
好么,毁容就是抗旨。
周皎懵了,她看着满面愁容的爹娘,“那我还能怎么办,要不说我得了恶疾或者八字不好?”
周父思来想去也没了主意,又怕她真的错了心思做出什么事儿来,心一横,将她关在了内院不许出门,结果第一天就传来了周皎不肯吃东西的消息。
真心疼爱女儿的人家又怎忍心叫女儿入深宫,周父与顾氏商量了半天,决定写封帖子去定侯府试试祝家的意思,结果动笔一半,又拉不下一张老脸,好像自家求着别人来娶一样。
毕竟祝家若真有结亲的念头早该派人递信了。
彼时周皎也不是真的绝食相抗,不论皇家还是祝家,她都毫无兴趣。
就是打定主意要把自己弄成病恹恹的样子,最好让那什么小侯爷和皇帝看见她就倒胃口。
世间看人先看皮囊是躲不过的道理,她饿了好几天,飘飘悠悠地缩在院子里叹气,等来了拎着食盒的吴惜音。
吴家姑娘不好叫人看见她带了东西近来,因而吃的都用油纸包好了藏在衣袖和披帛里,见到面色发黄的周皎时她急得话都说不全,只一个劲儿让她吃东西。
周皎拍了拍她,悄悄道,“我每晚都去偷吃的,莫要担心。”
吴惜音这回是带了话来的,宫宴一事传开后,她就猜出这是沈妃的手段。皇帝毕竟是皇帝,就算看上了周皎也不会因为一介女子与沈氏和定侯结怨。
明面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周家与祝家结亲,可定侯府传出消息说是小侯爷祝襄誓死不从,扬言只娶心仪之人,周皎更是无意,在家闹了绝食。
这让她那点沉下去的私心渐渐冒了头,于是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周府。
“我知你不喜祝小侯爷那样的武夫,更不想进深宫蹉跎。”吴惜音看着周皎恹恹地躺着,心中急切,“我有一个法子,你且听听看。”
周皎正玩着一把折扇,闻言抬眸看了她一眼,苦笑道,“你可别把自己牵扯进来,连我父母都焦头烂额,红颜祸水这词儿居然是真的,就是没想到应在我身上。”
“不,真的有法子。”
吴惜音咬了咬嘴唇,像是下定决心,“这几日都在传祝府不肯娶你,可就算娶了你,终归是外戚,皇帝如果真动了心思,你还是难逃。但如果娶你的是皇上亲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