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谢无尘却皱眉:“时间不对。”
齐王府被抄是一百八十七年前的事情,二十三年后才有端州反叛。齐世子既然要当这人形虎符,也没必要整整等二十余年——
那年,齐世子是黄口小儿,不是襁褓幼儿。
而且端州反叛后,首先逼进的,就是芜州。双方对峙三年,攻破了景王府。
齐国军队入城后,未曾动过城中百姓,却诛杀了景王,将其曝尸荒野,任凭秃鹫啄食。
焚烧景王府的火在夏夜燥干的风中燃了三天三夜。
世传齐王世子狠厉冷血,是养不熟的狼崽子,甚至不肯给曾经的恩人一张草席。
“你怎么知道,那时的景王,还是景王呢?”
“什么?”
白知秋抿了口水润喉,平静道:“齐王妃二八年华嫁与齐王,去世时不过二十八岁,她的弟弟又有多大?盛年精壮暴毙,不生疑窦,才不对劲。”
白知秋说的这句话,就是不曾记载在史书里的内容了。谢无尘对羌州芜州的详细历史了解不深。但他知道,此后不久,北方敦、边两州反叛。与此同时,妖师出世。
顺安自顾不暇,自然无力管控各地封王,更无从镇压反叛。北越划北函关为界,南琅划天江为界。
妖师挟持天子,扶植同党,北起北函关,南阻天江,西逼羌州。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雷霆手段,血腥地开启了长达七十多年的靖德中兴。
直到二十年前,北越趁大周内乱,趁机挥军南下,市贸三城贸易终止。将军谢仁一举攻破边山都营,在大周史书上写下一笔不世之功。
“齐世子……”谢无尘正要开口,便听一声钟鼓遥遥敲响,层层荡开。
“唔。”白知秋也不讲了,“走吧,先进城。”
作者有话说:
感谢观阅。
第59章 救世
羌州荒凉, 城镇多落在山下泉流处。齐郡是齐王府曾经的旧址,西蜀建国后又是西蜀的京畿,再加上自中苍沙洲来的商客都要从此处过, 连宵禁时间都比别处短。按理说, 这样的地方防守严格归严格,却该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
但此刻,等着入城的,只有他们这孤零零一辆马车。城门处严防死守, 光士兵就站了两排。金兵铁扣冻在寒风里, 一动就窣窣叮叮地响。
谢无尘打心底里讨厌这样的声音。加之城门洞开之时,一股隐约的药味,也被朔风一道被卷了出来。他眉心直接蹙深了。
这股药味虽然不及寻药村来得明显, 仍代表齐郡的情况不容乐观。
白知秋从摇晃的车帘缝隙中收回落在白茫苍野中的视线, 理了理衣衫, 又纾尊降贵拎起在座位上受了一夜糟蹋的白裘斗篷, 拍平整披上了。
只是眼中看不出什么情绪。
守门的士兵刷拉上前,刀兵出鞘,直接把车架拦得死死地。
谢无尘勒停车,收敛了眼睛里的薄冷,不咸不淡赔个笑, 问道:“几位官爷, 查人还是查货?”
“都查!”最中间的士兵粗声粗气回答,手一挥,旁边站着的两个士兵立刻上前, 二话不说就要进车厢。
“官爷稍等。”谢无尘拦了一手, 还是那副不温不火的模样, “我家公子马上下来。”
“例行检查!”带头的士兵眉心刻痕都出来了,呵斥出声,“磨磨唧唧浪费时间,有什么不能查的!”
“那没有。”谢无尘话音没落,便听到车内两声轻咳。一只清瘦修长的手挑开帘子,紧接着,干净到纤尘不染的白靴踏了出来,再之后,才是慢悠悠躬身出来的人。
这人拥着雪一样的斗篷,跟天地一个颜色,白得恍眼。衣上带着山间雨雪一般的冰冷与寒气,半张脸都藏在被寒风吹得飒飒的绒毛中。
士兵看不惯这种贵公子弱弱奄奄装腔作势的模样,不太客气:“杵着碍事?下来。”
那公子不急不慢地,听见这一句时,一道轻飘飘的眼风扫了过来。一眼扫完,便堪称乖顺地让开,任由旁边的谢无尘给他拢了拢斗篷。
几个士兵吼人归吼人,检查倒不挑刺。领头的那个示意几人收起长刀,继续盘问:“什么人?从哪来的?来做什么?”
白知秋温声道:“白观微,谢无尘。芜州人氏,家中经商。近来诸郡难过,往苍郡去。”
说着,他不知从哪摸出一张纸递过去,垂手站在一边。
士兵翻来翻去把纸页扫了两遍,又狐疑地看了白知秋几眼,还回来了。嘴上却是问查车的两个士兵:“查完没?”
“没东西!”那两个士兵回答。
于是领头的挥挥手,架着的刀兵齐刷刷收起,给他们让出足够通过的路。
白知秋捻着纸页,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