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下的雨(95)

作者:江渔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京京是锻炼完就跑,回家拉上窗帘睡午觉,发誓要在下个项目启动前睡足。她一觉睡到下午五点半还意犹未尽。不过不能再睡了,杨闻昭约她晚上一起去吃大槐树烧烤,

“烧烤店那边不好停车,我们一会儿骑单车过去。”

“好。”

俩人碰头后才发现彼此不约而同的大白T恤,牛仔裤。夏天的微风轻轻吹拂着衣袖,俩人笼罩在晴日傍晚的霞光里,干净,美好。他们一起遗憾没有提前在校园里相遇,不然在自己的青春校园时代遇到这么美好的人,回忆里一定不只是课本讲堂。

“杨闻昭,你自行车水平如何?”

“还行。”

京京的胜负欲起来,单脚踩着脚蹬,望着他问,“我们比比如何?”

走起,原本的并排,随着姑娘的加速,变成一前一后。

“你怎么自行车骑得这么好?”

“我在自行车之都修炼过半年。”

“哪里?”

“阿姆斯特丹,我大二下学期去换过。”

“怪不得呢。”

还有两个路口到人民医院的西巷,俩人并排等红绿灯。杨闻昭看到她额头和鼻尖的汗水,低头从口袋里取出纸巾递给她。再抬头时,眼睛的余光看到等红绿灯的一位骑电动车的男子正在晕倒。他慌忙从车子上跳下来,一下冲了上去。

倒地的男子心跳很慢,呼吸微弱,嘴唇发紫。杨闻昭一边做着心肺复苏抢救,一边指挥着男子的同伴赶紧拨打120急救。京京也冲了过去,杨闻昭看到她的鞋子后抬起头。额头和脸上的汗水顺着脖颈向下流,他看到京京担忧的表情,也看到不远处地铁站,手上的动作没有停。

“京京,跑去旁边的地铁站,借他们的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要快!”京京闻言后,拨开人群朝地铁站跑去。

这是京京第一次直接面对,或者说参与一个人的生死。她能感受到自己奔跑的速度,也能听到耳边时间流逝的声音。幸运的是地铁站有AED设备,车站的驻站民警接受过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民警带起设备和她又一起跑回事发地点。

民警接力抢救,汗流洽衣的杨闻昭对着满头大汗的京京竖起大拇指。救护车在五分钟之后赶到。他们望着驶离的救护车,相互搀扶着笑了起来。救人一命,真好。

手已经脏了,脸上身上都是汗,也顾不上擦拭,他们重新骑上自行车朝大槐树方向赶去。

“我们坐外面吧。出了满身的汗,坐空调屋反而难受。”京京对杨闻昭说。

“行。先进去清洗一下。”

京京勾选过菜单上自己想吃的之后把纸笔递到对面。她手肘立在桌上,右手托着脸颊,盯着杨闻昭额前被打湿的头发。这家店外面的巷子很窄,天色已晚,这里嘈杂又安静。她静静地注视着,心里想着,人如果爱月亮,就会平和地注视它,犹如自己平和地注视他一样。

“看什么呢?”

“看月亮。”

杨闻昭抬头看了看天,农历月初呀,新月是早晨升傍晚落,晚上看不到的。

他好奇问道,“月亮在哪儿?”

京京悠悠开口,“眼前呀。”

“这么高的评价,谢谢夸奖!我如果是月亮的话,对面的应该是蓝色星球。因为月亮围绕它公转呢。”

俩人一起笑出声。好土呀,土味情话不是谁都能说得。

杨闻昭把烤出来的第一片牛舌放她碗里,示意她用特制蘸料吃。她用筷头蘸了一下,舌尖接触到一丝清爽辛香,很独特的口感,不像是罗勒,也不像是薄荷。

“什么呀?”

“荆芥。很适合夏天的酱料。”

“嗯,好吃。”

“这家店开了快二十年。我念大学时候,回江城第一顿一定是他们家。”

俩人开始聊起来各自过往的生活。京京谈起她去荷兰交换的一个学期,那时候她想有机会离开江城也挺好的。不过她貌似高估了自己。她从来都不擅长主动社交,于是课余时间往往是独自一人的城市漫游,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杨闻昭说自己在国外的那一年,同事们很热情,尤其是在吃过他做的红烧小排之后,更加热情。有一位白人同事几乎每周会来家里拜访,他只好顺便把同事的饭也做了。后来那位同事上网冲浪,得知螺狮粉,缠着他问可不可以做。他让沈钺从国内邮寄了一箱送给那位同事。从此之后,那位同事就爱上了来自中国广西的独特味道。

京京听得哈哈大笑。

严大夫和杨爸爸从祥安里回到自己家。不过晚上吃多了,俩人又从家里出门溜达消食。严大夫吐槽自家老公所在科室在晨会搞罕见病分享,每两周一次,每周一早上七点开始,从主任医师开始。“你们科室搞得那个晨会分享太形式主义,虽然很好发公众号宣传,哪有大早上七点开始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